《楚辞补注》校点举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楚辞补注》校点举正

《楚辞补注》校点举正 【 内容 提要】 南宋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是现存最重要的楚辞古注之一,其传世版本众多。中华书局在1983年排印出版了《补注》的点校本,该点校本以毛氏汲古阁刻本为底本,由白化文先生等人负责整理。本文通过比勘《补注》的各种版本,同时参校其他相关典籍,列出点校本中存在的校点 问题 三十多处,以就正于方家。 【关键词】 《楚辞补注》;点校本;校点问题   南宋洪兴祖所撰《楚辞补注》与王逸《楚辞章句》相配行世,在楚辞古注中向称精善,历来为治楚辞者所重视。中华书局于1983年刊行了《补注》点校本,自出版以来,该书已重印修订三次,期间不断吸取 研究 者提出的各种点校, 其质量应该说日臻完备。然而《补注》一书征引赡博,文辞繁富,点校本之遗漏实不能尽免,今就余所知见者罗列成文,先举校勘之误,后补句读之失,逐条疏证,共得三十余例,冀为他日再版之助。   中华书局点校本所据底本是《补注》的毛氏汲古阁刻本,同时对照了《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繙宋本,本文即以这两种刊本为基础,又与《补注》以下诸本相比勘:明万历五年刻本(以下简称万历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简称四库本)、清同治十一年金陵书局覆刻汲古阁本(以下简称金陵本)、清光绪九年长沙书堂山馆重刻汲古阁本(以下简称长沙本)以及《四部备要》所采用的1927年中华书局聚珍仿宋本(以下简称聚珍仿宋本)。除此之外,本文尚参校了两种单行的《楚辞章句》善本:明正德十三年黄省曾刻本(以下简称黄本)、明隆庆五年豫章夫容馆刻本(以下简称夫容馆本)。本文进行辨订之时,首先抄录每一条相应的正文及注文,其标点格式均以点校本为准,然后附加自身案语以作说明。      一      以下所列为点校本校勘疏误,共十例。这其中大部分问题都是由于《补注》诸底本之间存在异文,今均择善而从;也有些是排印失误,还有一例则涉及改动《补注》底本文字。   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天问》   [补]曰:“《诗》云:经之营之。营,度也。曰:请班诸兄弟之贫者。班,分也。”   案:“营,度也”三字下脱一“记”字,当作“《记》曰:请班诸兄弟之贫者。”诸本均作“记曰”,惟聚珍仿宋本脱“记”字,点校本当是沿袭而误。《记》即《礼记》,《礼记檀弓上》:“君子不家于丧,请班诸兄弟之贫者。”郑玄注:“以分死者所矜也,禄多则与邻里乡党。”洪氏《补注》以为《天问》此二句乃言商汤分施禄惠于百姓,故引《礼记》训班为分。   吾告堵敖以不长《天问》   一本“以”下有“楚”字。[补]曰:“《左传》:楚子灭息,以息姬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楚子,文王也。庄公十九年,杜敖生。二十三年,成王立。杜敖,即堵敖也。《天对》注云:楚人谓未成君而死曰堵敖。堵敖,楚文王兄也。”   案:此节注文待校者三,其一,校语“一本以下有楚字”,“楚字”诸本均作“楚子”,句读应为“一本以下有楚子”,点校本因字、子形近而误。“楚子”一词是春秋时楚王的指称,因楚君始封为子爵而称,如《春秋昭公四年》:“夏,楚子、蔡侯、陈侯、郑伯、许男、徐子、滕子、顿子、胡子、沉子、小邾子、宋世子佐、淮夷会于申。”杜预注:“楚灵王始会诸侯。”此处楚子即指楚灵王。堵敖名熊囏,楚文王子,成王兄也,《史记楚世家》:“杜敖五年,欲杀其弟熊恽,恽奔随,与随袭弑杜敖代立,是为成王。”堵敖立五年而殁,王位不能久长,故《天问》一本当作“吾告堵敖以楚子不长”。   其二,《补注》文“庄公十九年,杜敖生”,“生”字诸本均同,惟明翻宋本作“上”,当以“上”字为是,“杜敖上”即杜敖上立为王之义。据《左传庄公十九年》,楚文王本年六月卒,则其子堵敖当于今年继位 ,非生于今年也。   其三,《补注》引柳宗元《天对》注云“楚人谓未成君而死曰堵敖”,诸本文字均同,然此处底本文字实误。春秋时楚国对未成君而死、无谥号者称“敖”,《左传昭公十三年》:“葬子干于訾,实訾敖。”杜预注:“不成君,无号谥者,楚皆谓之敖。”敖为通称,堵敖则为熊囏之专称,故《补注》所引《天对》注文衍一“堵”字,当作“楚人谓未成君而死曰敖”。考《柳宗元集》,文字正作“曰敖” ,又朱熹《楚辞集注》亦云“楚人谓未成君而死曰敖” ,无“堵”字。《补注》或因涉下文“堵敖”而误,当据正。   纂组绮缟,结琦璜些《招魂》   绮一作奇。[补]曰:“琦,玉名。璜,半璧也。”   案:“绮一作奇”,诸本均作“琦一作奇”,当以“琦”字为是。此四字为“结琦璜些”句之校语,正文字作琦,校语不当作绮,点校本或因涉上句中绮字而误。   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招魂》   五臣云:似兰渍膏取其香也。   案:此处所引为《文选》五臣注文。“似兰渍膏”四字,诸本均同,惟四库本作“以兰渍膏”,当以“以”字为是;《四部丛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选》:“翰曰:言以兰渍膏,取其香也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