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评点看《世说新语》之魅力
摘 要:《世说新语》是我国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本文拟从评点史、评点的不同角度、各家对《世说新语》评点的具体文字中说明《世说新语》蕴含着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
关键词:《世说新语》 评点 魅力
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自诞生以来,已有近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它是我国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一些名士的言行轶事等内容。清代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说:文章蹊径好尚,自《庄》《列》出而一变,佛书入中国又一变,《世说》成书又一变。此诸书,人鲜不读,读鲜不嗜往往与之俱化。可见,《世说》在记载和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还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在文学史上不可动摇的地位。
事实上,《世说》自问世以来,受到历代学者和文人的追捧,或引用其作为文献资料,或对其进行批注、评点,或续仿《世说》而著,或对其从美学、文化学等角度进行研究,直至今天世说新语四个字还常常被引用作为报纸、杂志中某一特定的专栏,可见《世说》所具有的丰厚意蕴和文化影响力。本文将在评点这一视域来一探《世说》魅力之体现。
一、评点史角度看《世说》
评点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特有样式,是在我国古代文学评论尚未成为独立学科之前所使用的一种独特的批评方式。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的小说评点,不仅具有指导阅读的功能,评点家们还将个人的理解、思想观点以及对小说意味、艺术价值的见解等等自己阅读时的感受、感悟都纳入到评点之中。《世说》即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被评点的小说。
(一)开创小说评点之先河第一部被评点的小说
今之学者多认为南宋刘辰翁即为《世说》评点第一人。在这之前虽不乏有距刘义庆生活时代不远的刘孝标作注,唐代刘知几在著作《史通》中言及《世说》,亦有宋代刘应登自谓精化其长注,间疏其滞义为《世说》所作的批注,但到了刘辰翁手中,对《世说》的关照显然重点放在了评点方面。然而,对于谁才是评点《世说》的第一人近来却有着不同的声音。刘强在其《刘辰翁与世说新语》一文中说刘辰翁却未必能定为批点《世说》的第一人。他认为刘应登的批注本中除了疏通文意、训释词语、校勘文字以外,也有明显属于评点性质的内容,并在文中肯定了刘应登在小说评点模式方面的开创之功和先驱地位,然二刘无论孰为小说评点第一家,都不能动摇《世说》作为第一部被评点的小说之地位。[1]
(二)历代《世说》评点的持续性受到评点家、文人关注之多
南宋刘应登、刘辰翁之后,《世说》的评点者可谓代不乏人,如明代的王世懋、凌濛初、李贽,清代的方苞,近人余嘉锡、朱铸禹,日人恩田仲任、秦士铉等等。07年凤凰出版社出版了刘强《世说新语会评》一书,书中收录了自唐迄今的五十余家评点文字。该书也提到这些评点家、文人的评点文字并非全是依附《世说》文本而存在,有相当一部分评点资料是汇集在笔记、书目、序跋或者论著中的,其中如朱熹、陆游、冯梦龙、袁中道等人的批注评点分别采自《朱子语类》、《老学庵笔记》、《情史》、《舌华录》诸书,而近人章太炎、鲁迅、余嘉锡、陈寅恪、宗白华、钱锺书等的评点文字则多存在于他们的论文、专著中。[2]但不论是以何种形式进行的评点,我们都可以从这些关注《世说》的历代评点家、文人那里得到这样一些信息:《世说》一直被各家以不同形式进行评点,具有历时时间长的特点;所有评点以不同形式生成了新的价值,是小说评点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受到古今中外学者的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评点,具有关注范围广的特点,可以说这些传播与接受的历史状况都是其价值的体现。
二、评点角度看《世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欣赏《世说》,就像观赏庐山一样,各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去看,亦能得出不同的印象和感受,同时也验证了《世说》具有无限开发的魅力。
且举《世说》中两例概观之。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玡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言语》第五十五)
评点:
刘辰翁云:写的沉至,正在后八字耳。若止于桓大口语,安得如此凄怆?
王世懋云:大都是王敦击唾壶意。
李贽云:极感,极悲。
袁中道云:英雄分外多情。(《舌华录》卷九《凄语》)
宗白华云:桓温武人,情致如此!庾子山著《枯树赋》,末尾引桓大司马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逢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他深感到桓温这话的凄美,把它敷演成一首四言的小诗了。
很显然,不同的人在同一则故事中关注的角度是不同的。刘辰翁从表达风格沉至和表达效果凄怆等角度评点,王世懋则联系前后文并指出此处桓温和王敦一样发出的是一种对生命、对烈士暮年等的感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