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珀涅罗珀记》的叙述结构.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议《珀涅罗珀记》的叙述结构 【摘要】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近作《珀涅罗珀记》是对文学经典《奥德赛》的重述。其对古希腊戏剧结构的模仿与改动是其叙事结构最鲜明的特点,这具体体现在标题、主角、剧种、唱词、语言等五个方面。这种模仿具有明显的戏仿风格,有力地彰显了作品的女性主义特色。   【关键词】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重述经典女性主义批评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2005年出版的小说《珀涅罗珀记》(The Penelopiad)重述了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故事,是跨国出版项目“重述经典”系列丛书中的开山之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女作家让女性主人公成为叙述主体,颠覆了传统的英雄故事。   “使节”一节的划分归属   《珀涅罗珀记》除了前言和后记外,主体叙述章节共29节。这29节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王后珀涅罗珀的回忆,由“我的童年”等18个片段组成。一类是女仆的歌咏,包括“合唱歌词:小孩儿的哀歌”等11组合唱歌词。它们呈现一种双线交叉发展的结构,个体声音和集体声音彼此映衬。   这里需要单独说明的是最后一节“使节”的划分。有不少研究者将其入珀涅罗珀的回忆之中。但实际上,这一节划归王后的回忆有不妥之处。该节全文摘录如下:   我们无声音/我们无名字/我们无选择/我们有一张面孔/长了一个模样   过失算在我们头上/可现在我们到了这儿/我们都到了这里/和您一样   而现在我们跟着/您,我们现在发现了/您,我们呼喊/向着您向着您/突喔突喔/突喔突喔/突喔(众女仆长出了羽毛,化做猫头鹰飞去)   这一部分使用了“我们”这一第一人称的复数形式,从内容看,它明显指代的是十二女仆。这里的受述人“您”呼应的就是十二女仆合唱歌词中一直直接指称的“您”——直接的行刑人、刽子手奥德修斯。   她们所唱歌曲的形式和内容都表达着强烈的复仇情绪:她们唱的第一首歌的样式就是“跳绳式”,这里无疑还晃着那条将她们串起吊死的绳子的暗影。而该节最后三行“突喔突喔”的连串叫声,据阿特伍德自己的解释,是猫头鹰的叫声。猫头鹰在西方文化中往往与死亡联系在一起。比如莎士比亚就在他的剧作《尤利乌斯·凯撒》和《麦克白》中都用猫头鹰的叫声预示死亡。所以,该节标题“使节”,正是指十二女仆化身为复仇女神的使节,来向奥德修斯索命。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章节计算上的不一致,实际上是由于章节目录标注方法的不一致产生的误导。小说中,所有珀涅罗珀的回忆章节都直接用短语或短句标称,而十二女仆的歌咏则用“合唱歌词”作为固定前缀,形成了“合唱歌词+章节标题名称”的固定形式。因此,如果不具体参看文本,仅仅依据各章节的标题统计,就会得出王后19节、女仆10节的划分结论。   “使节”一节的划分正导出了《珀涅罗珀记》在叙述结构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对古希腊戏剧结构的模仿与改动。   对古希腊戏剧结构的模仿与改动   《珀涅罗珀记》在叙述结构上模仿了古希腊悲剧的基本结构:领唱人与合唱队轮流表演。18段王后珀涅罗珀的回忆和11组女仆们的唱词相互交替。这种表演是有先后次序的:一开始发声的是王后的自述和独语,而后十二女仆开始发声。正如古希腊歌队可以对前一场刚说或做的事情进行评论一样,阿特伍德也安排十二女仆通过合唱对前一场或数场中珀涅罗珀的独白部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来为自己辩护。   同时,《珀涅罗珀记》的这种模仿中又有很多改动,其中很多改动又带有明显的戏仿性质,有着讽刺或游戏的意图。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是标题的篡改。古希腊悲剧最初是为了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所选取的题材大多是古希腊的神话传说。剧中的悲剧英雄主人公大多是男性。比如“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等。阿特伍德选择的题材也来自古希腊的英雄传说,按照一般的命名规则,应该取名为《奥德修斯》(Odysseus)或《奥德赛》(The Odyssey)。阿特伍德却直接以作品的女主人公来命名,将这部小说命名为《珀涅罗珀记》(The Penelopiad),即珀涅罗珀(Penelope)的故事。命名上这种着意的改写产生了鲜明的对照,这表明她开宗明义地表明自己的写作态度:她要写一本真正的女性之书。   第二是主角的替换。古希腊悲剧的主角往往是英雄传说中的男性人物,通过书写他们的文治武功、漫游历险来塑造一个具有“崇高”意味的悲剧英雄形象。即使出现个别女性角色,在古希腊也是由男性演员来扮演的。所以女性也必然成了男性的建构。而《珀涅罗珀记》的主角却是一个在传统中被赞誉为贤妻良母的女性,或一群女性形象(指十二女仆)。《珀涅罗珀记》中的奥德修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配角。他在作品中很多时候是缺席的,他的经历很多也是通过珀涅罗珀之口进行简短地转述。他的形象也离“崇高”相去甚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