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论剑诗文化.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德-论剑诗文化

常德:论剑诗文化 常德:论剑诗文化   2010年6月中旬,笔者又一次赶赴常德市参加第五届中国常德诗人节。和前几届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诗人、评论家及有关负责人欢聚一堂,吟诗作赋,泼墨挥毫,理论和研讨中国诗歌的繁荣及今后走向在这当下经济掩盖一切的华厦大地上实为一道难能可贵的人文景观。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为了振兴经济,全国各省市州县都纷纷兴办旨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形形色色的节会活动,而无一例外地以最终签下贸易合同的多少为标尺来衡量活动办得成功与否。与这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格局不同,常德市摒弃了以叶障目的老套路,他们以社会效益为主旨,以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为己任,早在2003年9月桂花飘香的时节,盛装启幕的第一届诗人节,高扬繁荣诗歌、兴我中华的大旗。此举引发文艺界的强烈反响,特别是诗歌界的同仁们忍不住击节吹呼,但本土和域外的反对声、质疑声也不绝于耳。及至七年过去,诗人节接连办了五届,成绩有目共睹,影响与日俱增,无可争议地成为常德市一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那种不和谐音才像春日的落花流水似的一去不再复返。    一、 独一无二的常德诗墙    近年来,凡是来常德市出差或旅游观光的人都去诗墙一睹为快。诗墙具有无比魅力,决不是空穴来风,你看:在浩浩荡荡的沅江之滨,一共有1500件作品组成的诗、书、画碑森巍然屹立于防洪大堤上,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一浩大文化工程,被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誉为诗国长城,中国半部文学史,并被列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当记者采访市有关负责人,问及建设诗墙缘于何故时,他说过这样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位从北京来的领导看过常德后不经意间说出一句玩笑话:常德有好山好水,好烟好酒,就是没有经典文化。正是这句茶余饭后的闲谈深深地刺痛了在场常德人的心:常德果真没有经典文化吗?正好相反,古城常德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尤以诗词创作源远流长:有经典楚辞的我国诗坛鼻祖屈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的足迹,又有古代大诗人李白、杜甫、刘禹锡、李群玉、苏轼等名家多篇关于沅有芷兮澧有兰的吟唱,即是在中国成立后一批驰骋于中国诗坛的宿将如未央、昌耀、于沙等也都是故乡常德山水的孕育而成大器者。令人痛心的是,尽管常德的经典文化数不胜数,但由于长期的战争和水患,特别是1943年的常德会战,将这始建于汉代的历史古城具有多种文化表征的东西一夜之间摧毁得荡然无存。又由于建国后文化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振兴,并在教育和宣传上的多次失误,导致常德很多文化明珠终未在世人面前焕发出应有的光彩。正是出自羞于启齿、难于表白的尴尬心理,1991年4月20日,市政协委员伍顺生经过较长时间的深度思考,将自己的一个突发奇想书写成一篇关于利用坚固的防洪大堤镌刻一座十里诗墙的让人为之耳目一新的提案,这既是代表全市老百姓的心灵呼喊,又为在新时期建设文明城市亮出一道有品味、有档次的绝招。这份提案在市两会代表中盛传,四大家领导也为之一惊,为之一振,更要为之一搏   常德市举全市之力,穷10年之功,终于建成了史上独一无二的诗墙。诗墙竣工之日也是第一届诗人节大幕揭启之时,纵观4公里多诗墙,共有1534首诗词和书法、43幅中外石刻画,由全国各地的1213名书法家分头书写。值得一提的是,专家学者们从浩如烟海的16万首史料中遴选出与常德有关的诗作1000余首,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对常德文化底蕴进行的大挖掘、大盘点。而着意选刻的全国213首始自先秦终至清末的千古绝唱已成为诗墙的诗中之魂。如今的诗墙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吸引着八方来客。它临江而立,气势恢宏,既和满园美景相映成趣,又与一江碧水相得益彰。无论是夜幕降临或是晨曦初露,骚人墨客在诗墙边伫立,就会有一种与这座城市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的绝妙感受。难怪朱镕基总理2002年4月来这里视察时赞赏道:常德诗墙是一大创造!   二、诗歌在常德的繁荣昌盛   近20多年来,我国的文学步入低谷,而诗歌也遭遇了滑铁卢,顺手拣两个例子佐证:国内一家大型出版社不惜血本出版了一套世界经典名著,结果只销售了4套,令该社有如抽筋断腕之痛。一本中央级的诗歌期刊,在全国发行不到3000册,足可让业内人士汗颜。因此,长时间来文学低迷,诗歌绝望成为文学艺术界难以消除的心疾和无奈。可位于湘西北的重镇,人口600多万的常德市,诗歌在这里展现的却是另一种方兴未艾的大好景象,她在民间的普及和全社会的繁荣程度令域外人难以置信。据市文联负责人介绍,重视诗歌在民间的普及和传承一直都是该市以文立市的重要举措 和途径。早在1985年,市武陵诗社成立,作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的发起单位之一,其旗下聚集了沅澧大地上各行各业的老诗人。历届社长均由市主要领导担任,与此同时,所辖各个县市均建立起了下属各个分社,两级诗社拥有会员1000多名,其中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达200多名,他们活跃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