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洋意思”遮蔽了中华传统文化.docVIP

莫让“洋意思”遮蔽了中华传统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莫让“洋意思”遮蔽了中华传统文化

莫让“洋意思”遮蔽了中华传统文化 莫让洋意思遮蔽了中华传统文化 不时听到一些居民议论街道或小区冠名,说不知从哪里鼓捣来一堆谁也看不懂的名称,叫什么香榭丽舍曼哈顿威尼斯塞纳岸阿尔迪亚康桥漫步海德加州等等。放着挺好的彰显中华文化的好名不叫,光弄点子洋意思忽悠人。   群众的议论,还真是反映出一个突出的现实问题。   最近,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视频会议,针对一些地方对地名文化保护不够,轻易乱改地名,洋地名扎堆出现乱象,明确提出,各地要加强地名文化保护,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其中包括居民区、楼群、建筑物等。要在明年6月完成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任务。   这项举措大得民心。既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赓续,又有利于疏解我们的乡愁。   毋庸讳言,过去就有一些城市把历史传统地名更易为不洋不中的地名,结果不仅受到内外诸多非议,而且影响到招商引资和地方经济发展。现在,有些地方特别是不少楼盘小区,为了吸引眼球或就是贪大、媚洋、求怪,多冠以风马牛不相及的不伦不类的洋意思名称,林林总总,光怪陆离,还自鸣得意说是与国际风情接轨。殊不知,这种哗众取宠的取名既障碍了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极大伤害了国民的乡土记忆与情感。有资料说,1986年以来的近30年时间,我国约6万个乡镇名字、40多万个村名被遗弃,永远地躺在了故纸堆里。1980年到2003年,仅北京消失的胡同地名近40%。地名的任性更改,失掉的不应只是生命经纬交汇点的标注,更可怕的是彻底消弭了这一个的民俗记忆与文化灵魂。   地名,承载着一个城市或村镇的历史信息和人文底蕴。这种符号寄托着人们的乡愁,镌刻着民族记忆,不啻为一张张难以移易的文化名片。因此,2007年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大会上,地名被正式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也制定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于今年2月下发《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加强了对地名文化的保护,要遵循地名命名和演化规律,防止乱改地名,决不能让大量地名文化遗产无端消失。毫无疑问,保护地名文化,就是保护家国历史与民族文化遗产,既能给群众提供标准规范的地名信息、方便社会交往,又可增进中华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否则,当你少小离家老大回时,莫说见到笑问客从何处来的乡邻童稚,恐怕你连家也找不到在哪里了。   或说改地名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了提高知名度云云,简直是胡拉乱扯!且不说西方国家罕有以咱们的历史文化地名,来命名人家城市、街道或住宅区的现象,但说起个香榭丽舍曼哈顿之类的洋意思名称,你就欧了、洋了、接轨世界风情了?戴上顶礼帽并不就是绅士,起个洋意思地名也不过就是一种精神自慰。实际上,虽是历史沿袭的地名看似带有那么一种乡土味儿,但正是在这种乡土文化中,却镌刻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乡风民俗,乃至独特的烟雨沧桑与人文精神,并记忆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根脉。正因如此,那种随意冠名、改名的背后,无不暴露出一种追风赶潮的浮躁,也显露出一种忘本逐利的畸形政绩观和浅薄文化观。   当然,地名并非就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随着改朝换代抑或辖区调整,总是有一些相应变化。但这种变化总还是因时因地因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区划而变更,并且那更改的地名也内蕴着中华民族的地域文化。这次国务院规范地名,可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极保护,对人们寄托乡愁的有效纾解,也是对城市固有文化传统与特质的养护与守望。如是,认真了解一下当地文化的历史与绵延,真切听一听群众对地名规范的民情民意,实事求是地加以规范和标注地名,进而形成科学有效的保护机制,当是地名整顿与保护中不可或缺的应有之义。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