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唐诗三百首》
说《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清孙洙选编。孙洙,别号衡塘退士,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1751进士。诗实选309首,显然是让篇数和《诗经》3ll篇其中六篇有目无辞大体相同。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只选了两首。道光十一年四滕吟社重印时将五首选全,故今本为312首。
衡塘退士在书前写了一篇仅132 字的序,全文如下: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余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而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篇验之。
这篇序谈不上有任何 理论 阐发,他的选择标准也只是“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而已。
令人惊讶的是这样一个“家塾课本”却有极强的生命力。历代的诗歌选本其流传之广, 影响 之深,除《诗经》《文选》外,五七言诗选没有任何一本可以和《唐诗三百首》相比;而且《唐诗三百首》较之《诗经》《文选》更容易为一般人所接受。《千家诗》虽流传亦广,但确有孙洙所说的缺点,够不上档次。五四以来,特别是1949年以后,近代学者用“新观点”编的唐诗选本多不胜数,有若干种还冠以“新选唐诗三百首”的名目,竟然没有一种可以和孙选相抗。孙选三百首无数次重印,总是出来就一抢而空,今人选本却默默无闻,甚至不久就湮没了。
《唐诗三百首》成功的秘诀究竟何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孙洙让所选的作品范围在一个美学体系、一种审美标准之内。全书凡选录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但我们读起来除极少数以外,好像是在读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诗作,只觉其温厚和平,和谐顺畅,不会因风格 内容 变化太大而感到不谐调。因为他所选的都是风格典雅浑厚而语言典范流畅的诗篇,节奏和美,音韵铿锵,而于冷峭幽涩险怪纤巧绮靡之作则加以排斥。一般不涉复杂的 历史 事件,即使涉及,由于表达的顺畅也容易理解;白居易的《长恨歌》即属于这种典型少数作品如韩愈《石鼓歌》、李商隐《韩碑》例外。作品绝大多数非常优美,披翻咏读,如信步桃花源里,只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迎面惠风和畅,花香鸟语,使人心旷神怡。
孙洙的选录标准,自有其 时代 渊源。孙氏生当乾隆盛世,其时在江南,沈德潜的诗教 影响 很大,孙洙的选诗标准,基本上脱不出沈氏的藩篱。沈德潜论诗强调“温柔敦厚”,追求“体格声调”。他在《唐诗别裁序》中揭示他的选诗标准时说:“既审其宗旨,复观其题材,徐讽其音节,未尝立异,不求苟同,大约去淫滥以归于雅正,与古人所云微而婉、和而庄者,庶几一合焉;此原意所存也。”在《重订唐诗别裁序》中又说:“至于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 政治 ,感神明;以及作诗之先审宗旨,继论体裁,继论音节,继论神韵,一归于中正和平。”沈德潜的这些论述,验之孙洙的《唐诗三百首》是十分合拍的。“去淫滥以归于雅正”,“一归于中正和平”,正是孙氏三百首选录的依归,所选录的作品也明显受沈氏《唐诗别裁》的影响。全书312首诗,有239首与《唐诗别裁》所选相同,只有73首是别裁所没有选的。其中五言古诗40首,仅有四首不同于《唐诗别裁》;七言古诗42首,只有7首不见于《唐诗别裁》;七言律诗53首,也只有11首是《唐诗别裁》所没有选的其中单李商隐一个人就占有8首,除开李商隐就仅有3首不同了。五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不同于《唐诗别裁》的略微多一些。孙洙无疑是沈德潜的追随者,即使是《唐诗别裁》未曾入选的作品,《唐诗三百首》所选大多仍符合沈德潜的诗选标准。沈德潜的诗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乾隆盛世的风尚,因之受沈氏影响选就的《唐诗三百首》也曲折地反映出乾隆盛世的气象。
《唐诗三百首》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却又简单的作法,就是突出重点。有唐三百年,突出盛唐一段,选录达150首之多,将近全书的二分之一。盛唐又突出李白、杜甫、王维三家,凡选录98首,也将近全书的三分之一。其次孟浩然、王昌龄、岑参等选录也不少。盛唐以后也各有重点。由盛唐进入大历的诗人突出韦应物和刘长卿。白居易的诗入选不算太多,只有六首,但因选入了《长恨歌》《琵琶行》两篇无与伦比的长诗,就使白居易在书中具有特殊的分量。中晚唐近体诗则突出李商隐和杜牧。如此重点突出,使全书的作品成为最优的选择。不过,尽管《唐诗三百首》所选的作品绝大多数确是优秀之作,也有少数作品选录不当。如綦毋潜《春泛若耶溪》、元结《石鱼湖上醉歌》,都不够水平。即使是大家作品,如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杜甫《寄韩谏议注》、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在他们自己的集子里也并非上乘。至于像郑畋的《马嵬坡》,格调甚低,更不应入选。
应该看到,受选家诗论的局限,《唐诗三百首》的选择从整体说也是有缺点的。孙洙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