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阳节的文化研究
重阳节的文化研究
重阳节的文化研究
节日的内涵多种多样,有民族的、国家的、宗教的等等,这些节日都有很悠久的历史,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很早就有了一套人们喜闻乐见、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这就是传统节日,其中重阳节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夕、清明、盂兰盆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祭祖的四大节日。近年来,人们对老人的推重,故此节日又被称为老人节。
一、重阳节的传说
这两则传说都是对重阳节民俗的原始内涵提供了原始的证据,说明了重阳节的登高,佩戴茱萸,饮菊花酒都是为了消灾避祸。
1.桓景学到斩温魔
在很久以前汝南有个叫桓景的人,他和他的妻子孩子守着几亩田地过着幸福的日子。但好景不长,汝南这个地方发生了瘟疫,不久很多的老百姓都死了,桓景的父母也不幸的在这次瘟疫中去世了。人们都说汝河里住着一个大温魔,每年都要出来害人。桓景就决心去拜师学艺学习法术战胜温魔,桓景走遍千山万水,最后终于找到了仙人的仙居,仙人叫做费长房,也就是神话八仙过海里面的人物,以孝敬父母可以得道成仙,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的青龙剑,并且对他说:九月九日,温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要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一包茱萸叶子,一瓶菊花酒,让你的家乡父老登高避祸。就这样桓景除了温魔,乡亲没得救了,这事慢慢传开了,后来,每逢九月九日,人们就纷纷带着菊花酒,佩着茱萸外出登高。
2.庄户人与算卦先生
从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脚下,全家人都很勤劳能干,有一天,他们从地里干活回来,半路遇到个算卦先生,庄户就好心收留了算卦先生,并且热情的招待了他,第二天,算卦先生在临走前叮咛他说:到了九月九日,全家高处走。庄户到了九月九日就带着妻子儿女,背着花糕菊花酒登上骊山去游玩,等他们上山以后,半山腰冲出一股泉水直冲他家,把茅草房冲塌了,就这样庄户和家人保全了性命。这件事久而久之传开了,人们也纷纷效仿,九月九日登高躲避洪水的灾难,相沿成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二、重阳节的习俗
在古代,几乎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是无菊无酒不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登高、赏菊、茱萸构成了重阳节的三大节俗。
1.登高
登高夜宴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称为登高节。登高顾名思义就是去高处登临。登高有步步高升的意思,这是在古时候人们为什么重视重阳节的原因。而且特别受到老人的重视,因为登高中的高也有高寿的意思,所以登高也被人们寓意为可以长寿的意思。现代我们把重阳节也称为老人节或者敬老节,就是取这个意思。重阳登高是为了避免灾祸,重阳时节天气出寒,容易感染疾病,这时候古代的人们就以出外登高野游的方式,脱离有可能发生灾祸的日常时空。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古人对山神的崇拜,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祸。滕王阁在章江门城上,危楼高耸,为一郡的登高游览胜地,著名的《滕王阁序》就是在一次滕王阁登高盛会中作出的,收到古今许多文人的推崇。
2.赏菊
饮菊花酒、赏菊都是重阳节重要的活动。因为九月份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爱菊、赏菊、食菊、咏菊,以菊言志,讴歌菊花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高贵品质。人们还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民谚说:九九重阳,携酒登高。在古代,酒为阳水,饮九月九的酒可以达到延寿和长生的目的,从医学的角度上讲,用菊花泡成的酒可以明目、降血压等病,所以菊花酒作为了重阳节的必备饮品,是避灾祈福的吉祥酒。古代重阳节,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都在这一天头插菊花,这叫做簪菊。重阳节还有喝菊花茶的习俗。
3.茱萸
王维有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是描写重阳节的诗作,抒写了质朴、身后的思亲之情。茱萸雅号辟邪翁,人们佩带在手臂上,或做成香袋,带着身上,有的还插在头上。茱萸有其中的人文价值就是辟邪,在民俗观念中,人们认为鬼神很害怕茱萸,所以在重阳节的时候要用茱萸来辟邪。人们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如佩戴茱萸、插茱萸、食茱萸等。
4.重阳糕
重阳糕兴起于六朝之末,当时并不叫糕,而叫做糍、饵。蓬饵也就是蓬糕,在民俗观念中,食蓬饵有抵御灾乱的作用。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个宝塔形状,象征九重天,上面还要做成两只小山羊,取重阳的谐音。有的还插小红旗点蜡烛灯,取登高的谐音,小红旗也就象征着茱萸。
三、重阳节的意义
人的生与死是任何一种文明都要思考的问题,生命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意识,人是一定会经历生老病死的,但是人们又不甘于此,于是就有了重阳节的祈生情绪,这是本与人类对永恒生命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早夭及其研究.doc
- 论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的影响.doc
- 论芥川龙之介访辜鸿铭之因由.doc
- 论茅盾对鸳鸯蝴蝶派的批评及其策略.doc
- 论英语教学中引入中西方文化的必要性.doc
- 论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趋向探析_0.doc
- 论西方社会学的元研究及其元理论化趋势_0.doc
- 论金属编织工艺在中西方文化下的差异性.doc
- 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之可能_0.doc
- 论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思想的现代性解读_0.doc
- “桑-菌-肥”循环农业技术规范 DB5113 T 14-2021.docx
- DB53 T 233-2007 青刺果油(标准规范).docx
- DB4513_T 0003-2023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管理规范.docx
- DB45∕T 2912-2024 柑橘网棚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64_T 858-2023 民用天然气消防安全管理规范.docx
- DB45_T 2277-2021 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乘车规范.docx
- DB43∕T 1588.27-2019 小吃湘菜 第27部分 新市丸子.docx
- DB43╱T 1588.26-2019 小吃湘菜 第26部分:米豆腐.docx
- DB43╱T 1589.6-2019 湘西民族菜 第6部分:乾州板鸭.docx
- DB5105T40-2020 地理标志产品 先市酱油加工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