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生物技术教案chapter 2生物技术在饲料作物育种上的应用.ppt

饲料生物技术教案chapter 2生物技术在饲料作物育种上的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9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饲料生物技术教案chapter2生物技术在饲料作物育种上的应用要点

* 三、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1.植物基因工程育种研究进展 全球转基因作物产业取得了巨大发展,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扩大。短短的几年,在国际上抗虫、抗病、抗除草剂的玉米、大豆、棉花、马铃薯、油菜、西红柿等51种转基因品种相继进入商业化生产。 根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机构统计,1996年度全球转基因作物推广面积170万公顷,2000年增至为4420万公顷。 * 全球转基因农作物主要集中在大豆、玉米、棉花、油莱、马铃薯、西葫芦和木瓜等作物上。1999年在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总播种面积3990万公顷中,转基因大豆占54%,玉米占28%,其次是棉花和籽用油菜各约占9%。 2000年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99%的前几个国家中,美国占68%,阿根廷占23%加拿大占7%,中国占1%。 * 2. 植物基因工程育种中存在的问题 植物的基因数量庞大,遗传背景复杂,分离植物目的基因困难。 植物的许多经济性状是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增加了分离目的基因的难度。 转入的外源基因必须整合到染色体上,还必须能经受住减数分裂的考验而不丢失,才能传给后代。 经典的植物基因工程一般以原生质体为受体,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必须能再生成植株。 外源DNA导入的是总DNA,缺乏标记基因,故对导入效果的鉴定难度大。 * 第九节 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一、用干作物育种研究的分子标记 分子标记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记,主要应用在分子标记连锁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材料和种质的鉴定和分析、亲本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分析(指纹分析、亲缘关系分析)等方面。 如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PLP)、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等。这些标记各具特色,克服了传统遗传标记的缺陷,大大方便了基因水平的操作和分析。 * PCR技术的创建 Kary B. Mullis(穆利斯(美)) Khorana(1971)等提出在体外经DNA变性,与适当引物杂交,再用DNA聚合酶延伸,克隆DNA的设想。1983年,Mullis发明了PCR技术,使Khorana的设想得到实现。 1988年Saiki等将耐热DNA聚合酶(Taq)引入了PCR技术; 1989年美国《Science》杂志列PCR 为十余项重大科学发明之首,比喻1989年为PCR爆炸年,Mullis荣获199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 Kary B. Mullis(1944-) * The Unusual Origi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1990, 262(4):56-61, 64-5 ) Primer-directed Enzymatic Amplification of DNA with a Thermostable DNA Polymerase (Science,1988,239(4839):487-91 ) Specific Synthesis of DNA In Vitro via a Polymerase Catalyzed Chain Reaction (Methods in Enzymology, 1987,155:335-50 ) * PCR原理 * 生物样品 DNA片段 基因诊断 基因治疗 基因工程产品 法医学检测 人类学研究 …… PCR技术诞生所依赖的社会需求和研究需要 * 基因组DNA 获取特定DNA片段 扩增特定DNA片段 * 限制性内切酶裂解 基因组DNA 基因重组 转化细菌 体外包装 基因组DNA文库 DNA文库 20kB fragments 插入噬菌体载体 细菌扩增 * 裂解变性 显影 从基因组文库中筛选目的基因 probe * DNA克隆 目的基因 载体 复制子 宿主细胞 扩增 扩增 提取DNA分子 * DNA聚合酶 引物 引物 M13噬菌体 Sanger的测序技术 引物 DNA聚合酶 1977年 * 2. RFLP标记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分子标记。 RFLP标记的基本原理是用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射性物质标记探针,进行Southern印迹,通过限制性酶切片段的大小,来检测遗传位点的多态性。 是第一代分子生物学标记,可以测定种群内、种群间不同水平的物种差异。呈简单的共显性遗传。 * RFLP法 * 3.RAPD标记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是用一系列单随机引物对基因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