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不仔》中的母亲形象研究_0
《不—不仔》中的母亲形象研究
摘 要: 《不—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主要描述了第二代日裔美国人Ichiro在二战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探寻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小说中的母亲形象代表着日本文化身份,而在美国出生长大的Ichiro倾向于选择美国文化身份,因此两者爆发了巨大的冲突。这个过程实际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在这场自我与他者的斗争中,母亲最后选择了自杀,他者覆灭;Ichiro最终选择了忠实于自己内心情感的美国文化身份,在分裂中找到了自我。
关键词: 小说《不—不仔》 母亲形象 “他者” 日本文化身份
《不—不仔》是美籍日裔作家约翰·冈田出版的唯一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从种族主义视角揭示个人与种族群体关系的日裔美国文学力作。本篇小说问世于1957年,但直到二十年后才引起文学评论家们的注意。小说主要描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在美国生活的日本人造成的影响。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一时间美国人都认为是渗透到美国的日裔“第五纵队”向日军提供了准确情报。第二年,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了著名的9066号总统行政命令,将旅居加利福尼亚等地的12万日本人和具有日本血统的人关进集中营,当时这些人中的3/4已经是美国公民。随后美国当局对他们进行了一份忠诚问卷调查,一共包含两个问题:你愿意服从当局命令随时加入美国军队吗?你愿意发誓永远无条件效忠美国,并保护她不受国内外势力的破环,同时发誓抛弃对日本天皇,或者其它任何国外政府、力量和组织的服从和效忠吗?回答“不”的将被拘留。
小说《不—不仔》的主人公Ichiro就是因为两个否定的回答,度过了四年的监禁生活:两年在战时集中营,两年在监狱。作为第二代日裔美国人,他的回答并非代表自己真实的想法。当时的他更像是自己的母亲山本太太的傀儡。小说从Ichiro由监狱回家开始,同时也开始了他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探寻之旅。
Ichiro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商店。在他的眼中,父亲是压抑的、懦弱的、终日生活在母亲阴影下的人。鲜明的对比下,母亲则是尖刻、古板并且固执的,她身上没有丝毫让儿子留恋的慈母特性。在回家后和母亲第一次见面的场景中,母亲对儿子归来的反应让Ichiro很失望。没有一家人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场面,只传来母亲一句冷漠冰冷的话:“我得先把刚买的面包拿出来。”[1](10)收拾完后,母亲到后屋与儿子见面。“她又瘦又小,胸部干瘪,没有任何女性的曲线,头发全部梳到脑后,盘成了一个紧紧的发髻。她的身体就像是一个笨拙、皮包骨头的十三岁小女孩……”[1](10)在儿子的眼中,母亲甚至连女性的基本性征也消失殆尽了。她对Ichiro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很自豪你回来了,我也很自豪你是我的儿子。”[1](11)随后她又带着儿子四处炫耀,认为Ichiro应该为他自己对日本的忠诚而感到骄傲。母亲并不了解儿子的真实感受,她的行为只会让Ichiro感到厌烦和不可理喻。母亲和儿子之间的这种关系让读者感到可怜的同时,又深深为此感到可悲。
一、探寻身份过程(对“镜像阶段”的映射)
Ichiro作为第二代日裔美国人的代表,无法避免自己文化身份的双重性。因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这种双重性对他们演变成了一种折磨,迫使他们必须选择一个。本来Ichiro早已默认自己美国人的身份,但是因为由母亲代表的日本文化的介入,他陷入了绝望崩溃的局面。Ichiro在这篇小说中一直试图与母亲代表的“他者”决裂,而找到真正的自我。这个自我与他者的分裂过程正是对拉康提出的“镜像阶段”的映射。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是法国精神医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1936年8月,在第十四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上拉康宣读了论文《镜像阶段》,由此确立了其在精神分析学界的地位。“镜像阶段”最早的研究对象不是人,而是猩猩,之后才开始研究人的镜像行为。通过对猩猩和婴儿的比较实验发现:在镜子前,猩猩会很快放弃对镜中影像的兴趣并感到厌烦,而婴儿却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一特殊阶段就被称为“镜像阶段”。
拉康认为,镜像阶段之前,即前镜像时期,“婴儿对所感知的外界绝大部分都是源于对母亲的体验。本质上,婴儿还是处于想象的状态,在这种想象关系中,婴儿将自己的欲望和母亲的欲望统一起来,也就是说他认同母亲的欲望。拉康十分注重欲望这个概念,而这里的欲望又不简单地等同于性欲或者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欲望可以是感觉、需要以至于精神上的同一化倾向”。[2]
Ichiro一开始服从母亲的意愿,对美国政府提出的两个问题都作出了否定的回答,这时的他正处于前镜像时期。Ichiro认同母亲的欲望,两者在互动中构成了和谐的世界。自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陶思炎教授参加两岸四地“传统节日与中华文化传承”系列活动.doc
-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之成书考.doc
- 青岛市举办千余项文化活动庆新春.doc
- 青年流行文化研究.doc
- 青春散文里的雷达.doc
- 青铜器高仿村的生意经.doc
- 非文学时代的文学痛苦.doc
- 面目模糊的“中国人”:当代中国的文化信仰与国家认同.doc
- 革命的反思——贡斯当论法国大革命_0.doc
- 音乐对西班牙语文化的诠释.doc
- 2025年天津市冷链物流基地配套道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母婴护理会所专业化服务升级路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私立医院医美抗衰中心创建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成都市淡化海水在城市道路清洗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上海市环卫厨余垃圾生物处理技术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花西子针对户外运动妆容的可行性.docx
- 2025年上海市生物发电于秸秆炭化还田协同发电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天津市物造纸在可降解农用地膜领域的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无人值守充电站智能运维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天津市竹荪种植连作障碍防治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