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楼梦》人物绰号撷趣
《红楼梦》人物绰号撷趣
《红楼梦》人物绰号撷趣
绰号是指人们根据对方的容姿、性格、嗜好、经历等特点而命名的一种带有戏谑色彩、或用以臧否人的称谓符号。明末李渔有一段关于绰号的精彩议论:始信天下的混名,再取不差,不象自家表德,只择好字称呼。天下接交之法,不必察其所为,观其所事,只问此人叫做甚么混名,就知道交得不交得也。由此可见,一个入木三分的绰号往往产生于一种特定的社会氛围,它不仅需要机敏的民智,而且有别于正统文化的那种装腔作势。这样,绰号便具有显著的社会学意义起来,它非父母所命,无表德之义;又非自名,而无言志之功,无掺人个人意愿,因此往往寥寥几字,便道出一个公认的人物特征,令人忍俊不禁,心领神会。
清学者赵翼在《陔馀丛考》中论道: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世俗轻薄子,互相品目,有混号。又云:至贩夫牙侩,亦莫不各有一号盗贼亦有别号,更何论他矣。可见《红楼梦》书成的清代,正是绰号多姿多彩的成熟期,在民间运用广泛。我国古代通俗小说在大力汲取民间口头技艺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民间审美意识的影响,从绰号在《水浒传》中应用的炉火纯青到《红楼梦》绰号运用的精致高妙,可以说,绰号己与民间审美意识紧密联系,成为俗文化的微缩式代表。
《红楼梦》全书基本以当时的北京话写成,也参杂有古代汉语,并吸收了其它旧通俗文学语言,这些时代与语言的特色在绰号措辞上或有体现。纵观《红楼梦》人物绰号命名角度,大抵可分三类,即拟态类、拟事类、拟性类,它们通常以借喻或借代等方法来实现。下面就走进《红楼梦》,于虚虚实实的众生百态、社会万象中,领会绰号背后的独特意蕴。
一、拟态类
以对象的神态容姿做绰号的主体,或做直观的反映,或引申以表现出外在与内在相结合的特征。例如:
呆雁:贾宝玉
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第二十八回)
宝姐姐羞笼红麝串,雪白一段酥臂看得宝玉浮想联翩,不觉就呆了。黛玉口中的呆雁,正是打趣看出了神的宝玉。关于这个词,作为老北京的启功先生曾有雁有何呆,呆何必雁,这都没有什么理由可讲,但北京人都懂得,这是讽刺痴心,形容发愣,但又分量不重的一个词这样的说法,想是在当代北京话里这依然是个活词。如今一些方言里也有呆头鹅一词,试想,大雁是可以展翅高飞的,而经过驯化就成了鹅,却只能吃饱之后,每天踱着方步四处逛,如此,呆雁一词顿时就活灵活现了。用在这个人物,这个场合,这个情节中,便具有既冷峭,又温柔,既尖酸,又甜蜜的作用。精密符合这时三个人的关系。
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花袭人
秋纹笑道:胡说,我白听了喜欢喜欢。那怕给这屋里的狗剩下的,我只领太太的恩典,也不犯管别的事。众人听了都笑道:骂的巧,可不是给了那西洋花点子哈巴儿了。(第三十七回)
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钱钟书在《谈中国诗》里有过这样的趣谈。这哈巴儿长相滑稽,有驯顺之义、媚主之名,又缀上西洋花点子这样长的前缀,可谓煞费苦心。西洋已是不伦不类,又拉扯上花点子,大概跟袭人当时衣着花色相关,所谓笑话儿不在好歹,只要对景就发笑。(薛姨妈语)而这笑话儿当真字字犀利,丫鬟间的寻常谈笑,晴雯好一副巧嘴,几个回合,便将得了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的袭人推到了这样一个尴尬境地。书中的袭人,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世人却对袭人颇多成见,其实更多时候她表现的只是一个忠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穷苦人家出身的袭人对这样的生活现状很是满足,她的憨、她的忠,也都是从这个满足中来。难听点就是哈巴儿般的奴性了。
二、拟事类
即以对象的经历作为绰号的主体,以反映或引申出其人的性情特征。例如:
母蝗虫:刘姥姥
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第四十二回)
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前仰后合。(第四十二回)
黛玉打趣胃口如飞蝗啮食般风卷残云、乡土气息扑面而来的刘姥姥。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宝钗的注
解不吝溢美之词,而后更进一步认为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巾帼”“须眉”何以成为古代男女的代称.doc
- “异教徒”与“佛教徒”的辨析.doc
- “微时代”下高校新闻传播策略路径.doc
- “我新闻”:人人皆记者人人播新闻.doc
- “文化词语”与“词语的文化意义”研究_0.doc
- “文学宝贝”昭示文学困窘.doc
- “文学评论类”文章解答失误例谈.doc
- “新闻传播学”向何处深入.doc
- “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的法律规制.doc
- “无特定指向”虚假新闻的法律规制_0.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