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清史研究概况.doc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85年清史研究概况

1985年清史研究概况   一九八五年,是清史 研究 取得不少重要成果的一年,亦是清史研究向新的广度和深度 发展 的一年。这一年中,首先是有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性论著相继出版问世,其中有:杨向奎教授新著《清儒学案新编》第一卷(齐鲁书社出版),本书收录清初思想家、 理学 家、经学家和其它学者二十余人。这是一部研究清代学术思想史的重要著作。全书计划出十卷。是一部卷帙浩繁、学术质量很高的专著。亦是本年度清史研究的一个重大收获。夏家馂的《清朝史活》(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是 中国 历代史话丛书中的一种, 内容 生动、翔实,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作者在书中力求将学术性与通俗性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论述,并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冯尔康的《雍正传》(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史料丰富、独具特色的清代 历史 人物评传。作者在对雍正帝及雍正朝历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写成此书,因而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孙文良、李治亭合著的《清太宗全传》(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则对清太宗皇太极的一生与功过,进行了历史地、 科学 地论述和评价,亦是一本学术价值较高的著述。马汝珩、马大正合著的《厄鲁特蒙古史论集》(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集中收录论文十五篇,是一部颇具特色的清代民族史研究学术著作,它的出版,则是本年度清代民族史研究方面的一个较大收获。李鹏年等编著的《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概述》(档案出版社出版)一书,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丰富的明清档案的内容和成分,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此书是一部学术性的工具资料书。何龄修与张杰夫等主编的《清代人物传稿》(上编)第二卷(中华书局出版),这是清代大型人物传记史著《清代人物传稿》的上编第二卷,本卷入传人物包括清初和顺康时期的一些 政治 、军事、思想、文化、少数民族、抗清斗争等方面的重要历史人物。中国 社会 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辑的《清史论丛》第六辑(中华书局出版),本辑收入论文十六篇,研究课题涉及清代的商业 经济 、租佃关系、养廉银制度、皇权斗争、清代吏治、农民起义、思想文化、人物评价等内容。朱金甫、俞玉储、任双燕编的《明清档案论文选编》(档案出版社出版),书中收录有关明清档案与明清史研究方面的论文和文章共八十六篇。以上这些专著和论文集的出版问世,将为推动清史研究工作的发展,作出独特的贡献。其次,在清史资料的出版方面,则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的《清史资料》第六辑(中华书局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二册至第十册(档案出版社影印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一辑(中华书局出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的《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出版)。这些学术资料书籍的出版,将给研究清史的学者们带来极大的方便。此外,据我们的初步统计,本年度发表在全国报刊上的有关论文近四百篇(不包括档案、文物介绍和书评),较之历年,在数量上虽有所下降,但在质量方面,则有所提高。   在清史研究的学术活动方面,本年度较重要的活动有:九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全国第二次清史讨论会”在长春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明清之际历史的发展趋势”。十月,“庆祝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六十周年暨明清档案与历史研究学术讨论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亚洲、欧洲、美洲、澳洲国家和香港地区的学者,与中国明清史学者一道,共一百五十余人,出席了这次学术讨论盛会。五月,湖南省史学会等单位,分别在湖南凤凰及贵州松桃,召开了“乾嘉苗民起义一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暨纪念会”。与会学者共同就乾嘉时期苗族地区的阶级与经济结构的变化、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清代的民族关系等 问题 ,进行了讨论。   现将本年度清史研究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和课题的研究概况介绍一下。   一、经济史研究方面。本年度这方面的论文数量甚丰,一些论文从选题到内容,较之过去,均有新的开拓。   在清前期土地制度与租佃关系研究方面,文章不少。学术界对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的讨论,迄今意见纷纭。孔经纬与刘鲁亚在《略谈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两种形式》(〈吉林大学学报〉第一期)一文中,则持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论。他们指出,土地国有、官有、皇朝和王公贵族所有,都是指封建国家直接掌握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制的一种形式。土地私有,主要指私人地主所有,包括所谓豪强地主、官僚地主、商人地主、缙绅地主、庶民地主、占有土地的经营地主之类。农民拥有小块土地,即所谓自耕农所有。作者还通过清初圈地形成的皇室与王府庄田、一般旗地,以及汉族地土的土地兼并与土地集中等具体历史事例,加以论证。旗地是清代满族特有的土地占有形式,对旗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研究,则是清代土地制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刘景泉的《清代旗地制度始末》(《历史教学》第五期)一文,论述了旗地制度的创立,旗地制度的基本情况(旗地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