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粹追随青年的心里渊源整理
纳粹追随青年的心理渊源 ——心理史学对于纳粹青年的研究 是什么 让士兵们对元首的话唯命是从? 非理性(unrationality) 理性不过是人们满足欲求的工具。从表面上看,人的行为、人对世界的认识似乎全是理性在起主导、支配作用。实际上有一部分却是非理性在背后起作用——叔本华 如果我们探究人们的行动而不能理解他们行动的原因,也就不能完全理解历史。如果历史不能真实的估价非理性的巨大能力,就不能恰当、准确的谈论当代人的状况。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 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个人遇到持续的重大挫折(即“外部干扰”)时,对付痛苦和不满的手段之一,就是从心理机制的较高发展阶段回归到较早的心理活动模式。 这一较早(儿童时期)的心理活动模式的特点是,留有未解决的冲突或未消除的焦虑;而自然产生的应对冲突和焦虑的防御性反应将形成固结,并对回归后的心理活动模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年青人的政党 1933年德国18-30岁人口比例:31.1% 1931年这一年龄组占纳粹党:37.6% 1932年这一年龄组占纳粹党:42.2% 1931年这一年龄组在德国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中的比例为19.3% 这一代年青人的心理特征: 拥有冒险精神和理想主义,追求暴力和军纪,拥有对老人和现政权发动攻击的兴趣,和对精神、物质安全的追求。 是什么 让年青人对元首及其手下的民族社会主义党抱以如此强烈的支持? 特殊的经历——童年心理的固结 食品的匮乏——饥饿和寒冷 父母的长期离开——情感的缺失 战死或战败而归的父亲——理想的破灭 战败后贫穷动荡的国家——破败的家园 童年时期在满足基本身体、心理需要方面造成的不平衡会造持久的心理畸变。因此,童年时期的心理状况决定了成年后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状态。 食品的匮乏 20世纪后,德国基本进入工业经济,食品长久依赖进口,不能自给自足 1916年被协约国封锁,每人每天的食物供给不到最低生存所需的一半 1918年停战后,协约国依然对其封锁,直至19年德国把商船队交给协约国控制 饥饿、寒冷、贫穷 1917年3岁儿童比正常体重轻2.2磅 1918年3岁儿童患结核病的比例为18.1% 1919年3岁儿童患结核病的上升为29.9% 1921年患佝偻病的儿童比例为39.1% 父母的远离和情感的缺失 开战后,妈妈们不得不去工厂工作 父亲的战死和战败——理想的破灭 离家在外的父亲被高度理想化了,这个父亲容许他有受到禁止的贪欲和破坏性的愿望;这个父亲爱他、保护他,是全能之人。 童年时期丧失父亲也会对青年人的人格及其对父亲的形象、政治的权威和权力的来源等看法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父亲的死讯和战败而归的父亲却打破了这个幻想,这时的父亲,一无所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 总人口6690万人 参战总人数大于800万人 军事人员直接死亡205万人 连同负伤和被俘失踪者共714万人 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 战争的创伤已经在慢慢愈合,然而 外部干扰 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 1929年前后毕业的大学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前几年就受到打击,形成了一批失业的无产阶级分子,指望从纳粹得到援救和地位。 魏玛政府垮台(1929-1933) 20年代末,魏玛政府改革失败,政府公信力下降,民怨沸腾;加上纳粹党附带着暴力的崛起,让德国社会动荡不安。 心理状态的回归 1929年的萧条、动荡所产生的惊慌和恐惧状态使得青年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回归到个性形成以前阶段的需要——回归到原始的焦虑与愤恨。 心中的焦虑与愤恨使他们开始渴望一位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宣扬武德,领导战争,又令人敬而远之的父亲。 理想中父亲的出现 我一直坚信帝国的崛起,你说我是个傻子;我一直相信我能重新夺回权利,你说我疯了 ;我一直坚信贫穷会有尽 无所不能的国父 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托於别人的恩赐上,历史总是在军刀上前进,这个世界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严,就需要有强大的军备。去征服、 剥削、掠夺乃至消灭劣等民族,乃是我无可推卸的职责与特权。 一对姐妹的日记 故事,还没结束 * 历史与心灵 又是什么 让士兵们亲手完成了大屠杀? 个人魅力? 军令如山? 固结(fixation)回归(regression) 阵地争夺战中,在阻力最大的地点,部队总是把最强的分队留下来,然后继续向前突破。如果继续前进的部队因为力量的削弱或者碰到较强的敌人而无法前进,他们会退却到原先停留的地方,在那里取得支援。 故事,从这里开始。。。 又是什么 让这一代的年青人产生了如此强烈的侵犯性人格和焦虑性心理? 母亲的分离——“原始焦虑” 1913-1917年,德国工业中男性减少了24% 1913-1917年,德国军工中女性增加500% 1914-1918年,德国的铁路女工增加10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