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件 (共59张PPT).ppt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件 (共59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三3.1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课件(共59张PPT)要点

黄土高原的地貌 复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2、人为原因 (2)破坏植被 轮荒耕作制度 开矿、修路、建窑洞、建设水利工程等 农垦 营造宫殿 伐木烧薪 战争 严重破坏植被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农作物产量下降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人口的过度增长是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是怎样的? 2、黄土高原的成因是什么? 3、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是什么?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有哪些? 5、水土流失的成因有哪些? 自然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人为原因(主要原因)包括哪些方面?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1.土地的合理利用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1)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因地制宜,农林牧综合发展。 ①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压缩耕作用地, 改土与治水相结合,逐步建立早涝保收、 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改善天然草场 的质量; ③大力开展煤炭开发地区的复垦工作。 水土保持 耕作 林、草 复垦 坚持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2)综合治理 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配合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最终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①原则: ②目的: 2.治理的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2)农业技术措施 (3)生物措施 2.具体措施 (1)工程措施 固沟工程 护坡工程 保塬工程 模式 (1)工程措施 固沟工程 建淤地坝 建淤地坝 在黄土高原地区广泛流传着:“宁种一亩沟,不种十亩坡”、“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的歌谣,这是黄土高原地区人民群众对淤地坝地位与作用的真实评价。 (1)工程措施 固沟工程 修小水库、营造防护林 建淤地坝 修小水库 营造防护林 效果:拦泥蓄水 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1)工程措施 护坡工程 封坡育林育草 修筑水平梯田 封坡育林育草 修筑水平梯田 效果: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发展林果生产。 建鱼鳞坑 (1)工程措施 保塬工程 平整土地 营造防护林网 平整土地 营造防护林网 效果:合理利用水土,提高劳动效率 (1)工程措施 营造防护林网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劳动效率 部分塬面 平整土地 保塬工程 修筑水平梯田 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发展林果生产 缓坡地段 封坡育林育草 护坡工程 营造防护林 拦泥蓄水 防止沟谷继续扩展 沟谷地段 建淤地坝、 修小水库 固沟工程 效果 适用地段 过程措施 开展平整土地、 栽培种植、 田间管理、 增施肥料、轮耕套种等农耕农业 (2)农业技术措施 目的:提高肥力、保持水土、发展生产 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及喷灌和滴灌技术、 科学施肥等 植树种草,实行乔、灌、草结合 沙棘是黄土高原 综合治理的突破口 (3)生物措施 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 植被覆盖率 穿过黄土高原北部的三北防护林是世界最大的生态工程,被称为“中国的绿色长城” 三北防护林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放羊娃的故事 记者“你为什么放羊?” 答“赚钱呗。” “赚钱干什么?” “娶老婆。” “娶老婆干什么?” “生娃。” “生娃干什么?” “放羊。” * *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单元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乌鞘岭 长城 秦岭 太行山 日月山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 黄土高原东起 ______西至 _______ 南至 _______北至 _______,跨越了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青海、内蒙古、河南等7省区。面积30多万平方千米。 太行山 日月山 秦岭 长城 山西省 陕西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 甘肃省 黄土高原的成因 水成说 风成说 风水雨相说 科学家的假说 黄土高原的成因中,其中“_______”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从___________等地的__________吹来的。 风成说 中亚、蒙古 荒漠、戈壁 戈壁 沙漠 黄土高原 太行山 中亚、蒙古 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 (咱们)见(啦)面(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