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物理万有引力1(8页)要点
PAGE \* MERGEFORMAT 9
万有引力与航天
知识点1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在17世纪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定律内容图示开普勒
第一定律
(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说明: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开普勒
第二定律
(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说明:行星在近日点的速率大于在远日点的速率开普勒
第三定律
(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说明:表达式eq \f(a3,T2)=k中,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其他天体的运动,如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对于不同的中心天体,比例式eq \f(a3,T2)=k中的k值是不同的。
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进行计算时,一般将天体的椭圆运动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在这种情况下,若用R代表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用公式可以表示为eq \f(R3,T2)=k。
知识点2 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牛顿在1687年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上发表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行星运动定律理论的基础。而引力常量却是百年后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1798年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的。
1.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与两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2.公式:F=Geq \f(m1m2,r2),其中G为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 r是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3.使用条件:适用于两个质点或均匀球体;r为两质点或均匀球体球心间的距离。
当两物体间距离趋近于0时,公式F=Geq \f(m1m2,r2)不再适用。
地球表面上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地球对物体引力的一个分量,由于地球并不严格是个球体,质量分布也不均匀,加之地球的自转运动,使得同一物体,在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处受到的重力略有不同。
万有引力的四个特性
(1)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2)相互性: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满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3)宏观性: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比较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4)特殊性:两个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只与它们本身的质量和它们间的距离有关,而与它们所在空间的性质无关,也与周围是否存在其他物体无关。
万有引力和重力的关系
1.在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重力是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万有引力是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和重力的合力。在并非有意考查地球自转的情况下,一般近似地认为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数值),但无论如何都不能说重力就是万有引力。
如图所示,万有引力F产生两个效果:一是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F向;二是产生物体的重力mg,其中F=Geq \f(Mm,R2),F向=mrω2(r为地面上某点到地轴的距离),则可知:
(1)当物体在赤道上时,F、mg、F向三力同向,此时F向达到最大值,F向max=mRω2,重力和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小值。
(2)当物体在两极点时,F向=0,F=mg,此时重力等于万有引力,重力达到最大值,Gmax=Geq \f(Mm,R2),重力加速度达到最大值,gmax=eq \f(GM,R2)。
(3)在物体由赤道向两极移动的过程中,向心力减小,重力增大,重力加速度增大。
2.地球表面附近(脱离地面)的重力与万有引力
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地面)时,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地球表面处的万有引力,即mg=eq \f(GMm,R2),R为地球半径,g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此处也有GM=gR2。
3.距地面一定高度处的重力与万有引力
物体在距地面一定高度h处时,mg′=eq \f(GMm,?R+h?2)=meq \f(v2,R+h),R为地球半径,g′为该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
卫星在做圆周运动时,只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我们认为卫星所受到的引力就是卫星在该处所受到的重力,,该处的重力加速度。这个值也是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的值;卫星及内部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为什么?)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
1.计算天体的质量
(1)地球质量的计算
①依据:地球表面的物体,若不考虑地球自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数学1.3.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精品课件苏教版必修.ppt
- 高中数学1.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课件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 高中数学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 高中数学 1.1.1 正弦定理 教案.doc
- 高中数学1-1-1棱柱、棱锥、棱台的结构特征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 高中数学1.1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同步辅导与检测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 高中数学1.6《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 高中数学2-1-1指数函数新人教A版必修.ppt
- 高中数学1.1集合.ppt
- 高中数学2-1-2-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的应用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