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霉菌毒素危害与对策整理
霉菌毒素吸附剂:问题 (8)防霉的作用和意义远远超过了脱毒;应将防霉放在首位。 (9)霉菌毒素中毒的治疗 尚无特殊药物和疗法, 可采取导泻或加速血液中毒素排除的方法,如静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 等, 以及各种支持疗法和对症处治, 立即停喂发霉饲料,给予优质饲料和青绿饲料等以减轻毒素的危害。 养殖企业对霉菌毒素的认识误区 一、对霉菌毒素危害认识的误区 往往仅关注临床疾病反应 如母猪繁殖障碍:发情,流产,便秘; 采食障碍:生长缓慢,采食量低; 肠道损伤 忽视了霉菌毒素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危害——免疫抑制。 提示 1、必须时刻保证无霉菌毒素污染才可安全。 2、当发现诸如疫苗免疫失败,猪圆环病毒Ⅱ型、蓝耳病等疾病频发时,除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外应对霉菌毒素进行防范。 养殖企业对霉菌毒素的认识误区 二、霉菌毒素病症的临床诊断误区 往往注重母猪表现,如外阴红肿、 假发情、流产死胎等等。 易被忽略:临床类似于其它病症往往被忽略,没有得到及时合理的处理。 赭曲毒素引发的维生素缺乏症、皮下出血症, 呕吐毒素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溃疡等等,如不能正确诊断会给养殖带来进一步的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不仅对母猪具有明显危害,其对仔猪( 呼吸道症状)和公猪( 精液质量、性欲)的损伤一样值得重视。 在饲喂污染了玉米赤霉烯酮的饲料之后3d,公猪射精量比对照组减少了 41%,精子活力显著下降。 养殖企业对霉菌毒素的认识误区 三、原料采购时的辨别误区 1.颜色误区 误解 发黑的玉米才是霉变的玉米:黄曲霉菌污染( 分泌黄曲霉 毒素)而发黑色霉变的: 。 镰刀菌 污染( 分泌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而发灰白色泽的霉变。 2.季节误区 误解 霉菌毒素是一个季节性的问题,只有夏季高温存放原料时才容易出现霉变。 霉菌毒素既有夏季高温时分泌旺盛的,也有寒冷秋冬时节分泌旺盛的,存在于饲料原料中的大部分霉菌毒素其实在谷物收获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霉菌毒素防治上的误区 仅仅发病后治疗而未长期预防霉菌毒素 很多养殖者因成本原因而未长期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防治产品,造成了动物长期的免疫抑制。 当毒素的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动物就会呈现急性发 病。 霉菌毒素防治上的误区 2.采购适用于禽料的脱霉剂产品错误的用于猪场 养猪场与养鸡场的霉菌毒素防治产 品在设计上内容是不同的。 普通的霉菌毒素吸附剂,因其对黄曲霉毒素效果确切而适用于禽类,但对玉米赤霉烯酮的作用非常低,因此不适用于猪场。 3.剂量使用方法的误区 刻意降低推荐使用剂量,甚至几百克。 未能根据饲料真实霉变程度及时调整使用方法。 4.采用未经科学证明的方法用于防治霉菌毒素 一些商业宣传中的作用成分( 如微生态制剂、植物提取物、酸物质、酶制 剂等)对霉菌毒素的作用,只有厂家商 业宣传,并未在实际生产和科学上得到证明。 理想的霉菌毒素吸附剂 必须具备高吸附能力。 在广泛的pH 范围内具有高稳定性; 在制备颗粒、膨化料和饲料储存期间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在饲料中使用量低且有效; 能在饲料中迅速均匀地混合; 必须具备实验室及动物试验双重资料方能证明有效。 选择性吸附 ,不会吸附饲料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或其他营养物质; 广谱吸附。 无毒副作用 谢谢!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徐建雄E-MAIL JXXU1962@SJTU.EDU.CN 2011.3.29. * * 随处可见的霉菌毒素 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 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 配合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 饲料霉菌毒素污染的现状 2009年,中国 对244份样品共进行了2 023项次检测,其中779项次呈阳性,阳性率为38.5%, 完全没有检测出霉菌毒素的样品仅16份, 占样品总数的6.6%, 只检测到1种霉菌毒素的样品数35份,占样品总数14.3%,; 检测到2种或2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93份,占79.1%, 同时检测到含4种以上霉菌毒素的样品数135份,占样品总数的55.3%。 同时检测到ZON、DON 和FUM B 的样品数147份,占总数的60.2%。 霉菌毒素调查结论 原料中主要关注玉米和玉米加工副产物(DDG/DDGS、玉米蛋白粉、玉米胚芽粕、酒精糟),这些原料是饲料中霉菌毒素的主要来源。 玉米加工副产品霉菌毒素污染程度比玉米本身更严重。 各种原料及饲料中霉菌毒素主要为FUMB1、DON 及ZON。 多种霉菌毒素共存的现象很普遍,80%以上样品中存在两种或者更多的霉菌毒素污染。 主要霉菌毒素对猪的危害 仔猪的耐受力低,极易中毒,中毒的仔猪常呈急性发作,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弯向一侧,头顶猪栏,数天内死亡。 玉米赤霉烯酮对母猪繁殖系统危害 可致孕猪流产,各年龄段的雌性猪外阴红肿. 脱肛内阴户外翻. 后备母猪阴道炎子宫炎. 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