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商名人堂 l 廖锡麟:《纪念母亲逝世三十周年》.pdfVIP

华商名人堂 l 廖锡麟:《纪念母亲逝世三十周年》.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华商名人堂 l 廖锡麟:《纪念母亲逝世三十周年》

·廖锡麟 华商名人堂|泰荣立集团董事长廖锡麟 《纪念母亲逝世三十周年》 2014 年正逢我的母亲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三十年来,母亲的音 容,一直活在我的心中。对我来说,她是个好慈母和好导师,对父 亲来说好她是个好伴侣和贤内助,对她周围的亲朋戚友来说,她是 个人人敬重的好大姐。母亲一生对家庭的贡献和付出实在太多,使 我永远不能忘怀。 母亲于公元 1900 年清朝末期出生于潮汕一个书香世家。外祖父 姓李,是个有学问的读书人。母亲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年纪最大。外 祖父给她取名“佩珊”,并从小不但培养她读书识字,还延师教导古 文诗词,使母亲长大后,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基础。那个时代在潮 汕乡下,家长对女儿的教育像外祖父这样重视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女孩子多数被关在家里,待长大后出嫁就可以了。外祖父对下一代 1 ·廖锡麟 教育的重视和关心,使母亲的三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日后都上了大 学,成为辛亥革命后发扬中华文化新生的一代。 母亲和父亲的结合,也可以说是由于两人都有共同深厚的中华 文化所促成的。父亲虽然是在泰南洛坤府出生,但不幸三岁丧母, 当时祖父正忙于发展在泰国的事业,就把父亲送回乡下给大祖母抚 养,稍长大后即聘请老师教导中文直至十五岁后才让他回泰国帮助 祖父的事业。父亲少年时代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因而和母亲的非常相 似。日后,当祖父在泰国的事业和社会活动日益扩大,他不忘家乡, 要求父亲把一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和星加坡一位著名侨领廖杰夫先 生合作正在汕头市近郊兴建的“廖氏华侨新村”的工作上。在那段 繁忙的时间里,才三十岁多一点的父亲盼望找一位和他文化背景相 近能干又可靠的家室作为他的内助。他终于在潮汕找到了合乎他所 要求的女子也就是我的母亲。两人结婚后不久,父亲就带着母亲回 泰国居住,母亲自此所面对的是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新环境,但她 一点也没有出声埋怨。 老辈时代的女子,嫁了人就跟着丈夫走。母亲也不例外,她除 了照顾父亲的生活之外,还要帮助父亲管理“内账”。所谓“内账”, 指的是父亲的私有财产的账目,包括家庭的开支等等。母亲每日都 要把一条条的账务用中文记下,每日一小清,每月一大清,以便父 亲随时可以查看。除了熟悉中文之外,母亲对记账和使用算盘也很 精通,在这方面给父亲印象很深,因而父亲偶尔也要母亲到公司查 2 ·廖锡麟 公账。有一次,母亲查到当天的账目与现款不符,根据账目后者缺 了五士丁,母亲跟负责人说:“钱少了五士丁看来是小事,但是账目 和现款不符却是个大事,我们一定要把错误找出来”。结果,她和负 责人一起查到深夜,问题才搞清楚。由此可见她做事的认真和责任 心有多大。 母亲的助人乐施,慷慨热心和温存待人每每赢得了亲朋戚友们 对她的敬重。自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她移居泰国以后,舅舅、姨母, 和其它的亲朋戚友跟着来泰国谋生的不下数十人之多。他们都知道 泰国有个“大姐”或“大姑娘”,如果有困难的话可以找她帮忙。我 小的时候跟着母亲访问一家家从家乡来的亲戚朋友,同辈的都亲热 地叫母亲“大姐”,下一辈的则叫“大姑娘”,就像一家人一样。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件爆发,在中日战争正式开始后大约三年, 日军侵占东南亚国家的企图日益明显,父亲决定为了安全起见将我 们全家从曼谷搬往马来亚(当今的马来西亚)的槟城避难。当我们在 1941 到达槟城居住不久,即传来了父亲因抗日活动被捕并随之为法 庭判处无期徒刑入狱的消息。母亲得到消息后坐立不安,决定放下 儿女们赶回曼谷救助患难中的父亲。我知道她就要离开后非常伤心, 因为我在家中是最小的儿子,一向跟在母亲身旁,突然间母子就要 离别,一个只有六岁的小孩子怎能想得开呢。母亲了解我的心情, 但也深知对一个还不懂事的孩子讲大道理并无作用,她安排身边一 个叫巧香的侍女照顾我的生活起居,静悄悄的就走了,也不让我知 3

文档评论(0)

精品报告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