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快板书《双锁山》改编及表演
浅谈快板书《双锁山》改编及表演 【摘 要】快板书《双锁山》是由《子弟书》中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成的作品,也是“王派”快板的代表作。本文谈一下《双锁山》的改编及表演,以加深大家对其的理解
【关键词】快板书;《双锁山》;改编;表演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275-02
2015年,笔者在《双锁山》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编,把以俏皮、灵活句式的变化见长的“王派”快板改成了“平爆脆美”“有人儿、有事儿、有劲儿、有趣儿”的快板书《双锁山》(因比赛对作品时长有要求,所以改编的是前半段),并参加了“第二届武清“李润杰杯”全国快板大赛”,拿到了一等奖,这证明了这次改编得到了专家和业内人士的认可。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的改编心得
一、改编――先改后编
原版《双锁山》前半段中的场景描写、人物造型刻画是比较多的,而在人物的语言、台词上却并不是很多。因此,这次改编要先从场景、人物、刻画上下功夫
在前半段中,有几个大篇幅都是描写场景和人物的,比如:“走过来一队一队的众兵丁,一队兵是弓箭手啊待命放箭,二队兵藤牌手手把刀擎,三队兵三股叉叉盘响亮,四队兵四棱锏锏放光明,五队兵五虎钩钩人落马,六队兵六合枪枪顶红缨,七队兵七星剑剑光夺目,八队兵八棱锤锤打敌兵,九队兵九星索索马入阵,十队兵十面埋伏杀气腾腾令人胆惊。”这一大段是描写刘金定带领山上众兵丁下山来会高俊宝的场景。还有一整段是高俊宝的外形描写:“浑身上下的似银器,能人制就了百花的名。芍药花儿的银盔在他的头上戴,珍珠花儿两朵素白花的缨,柳絮花儿的白色银叶甲,雪花儿的征袍上绣着团花的龙,护心花儿的宝镜如同明月,兰草花儿的丝带系在腰中。壶中密摆刺梅花儿的箭,豆角花儿的洒带,苜蓿花儿的弓,蒺藜花儿的飞爪就在马鞍桥上挂,拴着一条腥腥血染红绒花儿的绳。竹节花儿的钢鞭背在了身后,金银花儿的宝剑鞘内盛,皂角花儿的靴子挑着他的葵花的蹬,八宝花儿的鞍颤上绣万年松。坐骑着一匹玉簪花儿的马,他就把那梨花儿的长枪双手擎。”
在这两段的选择上,个人认为应该取后者而舍前者。快板书的表演口诀中第一句就提到“唱打多变,穿成一线”,由此可见“多变”是表演至关重要的基础
我们首先从句式上看,前一段的句式相对比较单一,表演时的变化也不能处理得相对丰富,而后一段的句式则在变化上有了更多的余地,句式上的变化可以增加表现上的美感,并对人物的表现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为什么舍弃第一段,有几个理由:一、这部作品的主角是刘金定与高俊宝,虽说这一段兵丁的描写,侧面刻画了刘金定的将帅之才形象,但在生活快节奏的今天,观众对于舞台的要求和“耐心”已不能接受如此大段落的描写,并且是没有句式和表演表现上的变化的描写;二、“十队兵”说的是十种兵器,但十种兵器的描写并不充分,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审美疲劳。且里面一些词语显得生硬且老套,已不适应当下演出市场的表演需求。基于以上几点,我选择舍前者取后者,将十句话改成了四句话:“咚咚咚,高山放炮整三遍,刷拉拉,列队整兵共十队,人欢马咤如潮涌,威风凛凛下山峰。”
还有一段是描写刘金定的戎装形象的,原本也想进行删减,但考虑到刘金定的人物定位,就只是在句式上进行了一些调整和变化。以上所说的是一处文本上较大的修改,还有一些修改是在表演上的
例如“闪出了大言牌一面,朗朗的言词写得清。双锁山,单凤岭,刘金定在此占山峰。年长二九十八岁,女寨主至今未有把婚成。有人要从我的山前过,留下你的姓和名,还得跟姑娘比比武,见一个胜败与输赢。我若败你若胜,请上高山把亲成,可你要是输来我若赢,这座山你可过不成。”在表现这一段时,我发现之前的很多演员都是注重了句式上的俏皮,以及句头、节奏上的变化,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这一段属于介绍词中的人物词,介绍词是在告诉观众“招夫牌”上所写的内容,而人物词是通过“高俊宝”的自言自语表现给观众的,最终应属于人物词
快板书表演是说中有唱、唱中有说,说唱结合,而这一段既然是用人物词去表现介绍词,那应该更多选择以说为主、以唱为辅的表现手法。因为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时首先要自然,其次是要能与观众打成一片。你的表演不自然节目就没有代入感,观众也会与演员和整个节目保持距离。快板书的节奏感是它的特点,同样也是它的弱点。节奏感听起来好听、俏皮、花哨、悦耳,但节奏感如果在人物说话上运用过多,就会显得人物表演不生动、脸谱化,但如果在表现人物中完全脱离节奏,又成了评书、相声,所以在人物词的拿捏上表演者需要深厚的功底、阅历、经验,才能真正做到说中有唱、唱中有说,才能表演出快板书独有的韵味儿
因此,在表演上对这段词进行改动非常有必要。我在处理这段词时,做了以下分析:
首先“闪出了大言牌一面,郎朗的言词写得清。”这两句仍是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