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迟子建《群山之巅》中生态意识
论迟子建《群山之巅》中生态意识 摘要:《群山之巅》渗透着明显的生态意识。无论是从自然文化中对自然景观的天人合一的体验和对一些动物形象的灵性描写、与人类的相互关爱,还是从人文文化中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生态环境破坏、人类原始活力枯竭,以及鄂伦春文化中显现的生态意识,都体现了对于人类生态建设的关注
关键词:《群山之巅》 生态意识 自然 文化
迟子建的小说不仅有着对自然诗意的描写、美妙的意境,并且在内容上也关注人类与自然、自身的现实关系。作者对鄂伦春族文明的凋落谱写了一首挽歌,在人与自然、动物之间的关系的描写中渗透着生态意识,尤其是在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精神造成一定损害的今天,迟子建的创作就更加富有意义
一、自然文化与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最早是由利奥波德在《沙乡年鉴》中谈到的:“我们面对的问题是,把社会意识的尺度从人类扩大到土地(自然界)。”[1]他强调将人类的道德自觉扩展到整个自然界,主动去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基鲁索夫则将生态意识定义为:“生态意识是指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解决社会和自然关系问题方面,反映人和自然相互关系问题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2]我国学者陈铁民认为:“生态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是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运动规律,如何从最优角度反映、解决人、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3]强调的是人对自然的主动性的重要性。刘湘溶将生态意识定义为:“人类以对包括自己于内的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环境的关系的认识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特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取向。”[4]可以看出,自然意识就在人类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对于处理人与自然、自身的方法进行不断调整
(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生态观
首先迟子建小说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表现在对大自然的敬畏上。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人无所畏惧,生态危机接踵而来。正如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奇说的:“人类的困境正是传统发展观导致的必然结果,人们忘记了自然是赋予人类的发展的基础。”只有像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y治异族一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属于自然界。”[5]如此,人类才能躲过自然的惩罚
这种“天人合一”的生态意识还体现在人与自然情感的互通中。“天”是生命的起源,即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安雪儿眼中,月亮、星星是和人类一样的玩伴,同样有生命。“人类早期的医药仪式,萨满教通过唱歌、念咒、跳舞来治病消灾。他们认为疾病是由于自然界失去平衡与和谐的状态而导致的,古人通过肉体与地球的类比来解释和表现平衡。”[6]这些早期人类的幻想通过与自然、自身的情感结合、互通
(二)动物形象的灵性体验
迟子建笔下的动物形象具有人类的情感,有生命之物和无生命之物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界限。小说《群山之巅》中,辛七杂的出场伴随着一群鸡鸭鹅狗的出场,这些生物能体会出人身上死亡的气息。绣娘的白马更是灵性的代表。正如史怀泽提出“敬畏生命” “尊重生命”。他说:“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生命立场来看的、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7]就是因为做到了敬畏生命,迟子建笔下的动物形象才能被人类用心去感知,从而获得了一种情感上的沟通
在人与动物的相互关爱中,人类得到心灵的慰藉。迟子建的动物世界里没有较多地对凶猛动物的力量的赞美,较多的是对通人气的动物的关注。利奥波德的大地理论认为:“气候、水、动物和植物都是大地共同体的一员,都有它存在的权利。”迟子建更是将动物作为同样具有情感的个体与之相互关爱。辛开溜将狗取名爱子,这只狗已经成为他思念妻子的寄托,也是唯一的伴侣。文章写道:“辛开溜的墓地是爱子选的……当辛开溜的灵车到达龙盏镇时,爱子在北口迎接,呜呜嚎叫,它在西山刨的墓穴,印满花形爪印。”[8]298
二、人文文化与生态意识
与张炜、郭雪波、叶广芩等作家一样,迟子建的小说有着浓厚的生态意识,这不仅仅表现在对自然景观和生物的关注上,也表现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生态变化、科技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社会的危机以及古老文明、习俗的衰落等问题上
(一)现代化文明进程中的生态意识
迟子建的大量作品,如《北极村童话》《福翩翩》《额尔古纳河右岸》《白雪乌鸦》抒写的是对古老乡村文明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迟子建生长在黑龙江的大兴安岭,童年的乡间记忆让迟子建对人生有着最朴素的理解。正如她说:“可能是因为我自幼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缘故……虽然小说是作家创造的,但我的感觉也是自然创造的,所以它就更应该是美的。”[9]可见大自然在迟子建心中的价值和对其创作的影响
小说《群山之巅》的故事发生在龙盏镇。“镇”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它既有城市的特点,又有乡村的一些性质。在20世纪的中国,每一个镇都发生着社会的转型。小说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城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幼儿语言环境对幼儿语言发展影响.doc
- 论广场舞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积极作用.doc
- 论应如何增强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doc
- 论应如何全面深入推进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doc
- 论建立计算机专业人才库及计算机竞赛选拔人才机制关系.doc
- 论建筑企业财务集中核算问题及建议.doc
- 论建筑工程测量中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质量控制.doc
- 论建筑工程质量重要性探析.doc
- 论建筑施工质量及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策略.doc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安装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软件技术(前端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安全运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车辆鉴定与评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石油炼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环境监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