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画《呐喊》赏析
世界名画《呐喊》赏析 《呐喊》 画面内容 画面描绘了一个面容近似骷髅的人,双手捂住耳朵,站在一条看不见首尾的公路桥上,似乎由于惊吓而大声呐喊。 作者简介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 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 蒙克自画像 《呐喊》的创作背景 1890年爱德华·蒙克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 主题思想: 《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它反映了存在主义者对人类自身孤独和焦虑的呐喊:表现出在工业社会潮流的席卷下,对个人的渺小、心灵的机械化、理性的泛滥和科学主义的霸权等严重的不安和反抗,试图从这种现代性笼罩的绝境中杀出一条血路。表达了他绝望与逃亡的路。这不仅是蒙克自身灵魂的“呐喊”,也是他对工业社会中人的命运的关切。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在于“借夸张与扭曲的色彩、线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在印象主义中得到充分表现的自然主义被放弃,而取其简化的手法,并注入更多的情感因素加以发挥”。正是蒙克的《呐喊》等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 《呐喊》的表现手法 一、抽象化的人物直接而且震撼地传达内心深切的绝望 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脑袋上毛发全无,脸形像个骷髅,双眼和张着的嘴都大如空洞,身材瘦削嶙峋,衣着不清。他捂着耳朵,似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 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已被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他就像一个尖叫的鬼魂,让观赏者恐惧,不自觉得也想要尖叫呐喊。他不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只是一个被抽象了的代表恐惧的形象。 二、压抑与鲜艳的色彩的同时运用表达情绪的恐惧与不安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同时,他在此基础上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比如奇特的造型和动荡不安的线条。一方面,画中的天空颜色十分刺眼,就像滚动着的血红色波浪,令人感到震颤和恐怖,仿佛整个自然都在流血。另一方面,全画的色彩又是郁闷的:画面中的色彩混浊压抑,除了天空,其它景物的颜色中都参入了黑色,给人以不祥的预感。海面阴暗处的紫色伸向远处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燃烧的血红色彩以及象征死亡的黑色,表现了一种极度恐惧的情感。 三、画面的构图与绘画技巧滋生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幅画长90.8厘米,宽73.7厘米,构图比较垂直,将焦点集中在画中人身上,为呐喊的声音创作了更多的空间。 蒙克充分地使用动荡的、弯曲的、倾斜的线条,将桥梁、天空和大地联系在一起,把那个瘦骨嶙峋、双手捂着耳朵呐喊的人物置于画面的前景,道路直接伸向观众,呐喊直接面向观众,使整个画面产生一种强烈的节律感。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的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 这幅画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这种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整个画面充溢着一种躁动,也通过那个极度恐惧的人物使画面充满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情绪,它留给人们的不是宁静和美丽,而是扭动和不安。 《呐喊》对后世的意义 《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品,而蒙克被誉为是西方表现主义绘画派的先驱,所以这幅画之于后世有很大的意义。正是《呐喊》等一系列画作开辟了表现主义的表现手法。《呐喊》是精神的焦虑以图式显现的最杰出的代表,这幅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人类充满焦虑的现实,而又无法摆脱这一现实的永恒象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英文翻译.doc
- 河南河北山西2015届高三高考考前质量监测(二)理综物理.doc
- 河南省2017届高中毕业年级考前预测文科综合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河南省三门峡市、信阳市2015届高三阶段(11月)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政治试题.doc
- 河南省三市(许昌平顶山新乡)2015届高三10月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doc
- 沪教牛津英语5AUnit 1( 2).ppt
- 河北省东光县第二中学九年级英语全册 Unit 6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1课件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ppt
- 河南省周口市锦诚高中2014-201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10月)月考试题.doc
- 河南省新郑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英语下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