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论文.doc
《交往行为理论》选译之一:合理性问题导论论文
.freelie)的情况则所有不同。到了18世纪,政治经济学
才和理性自然法之间形成紧张关系,并且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行为体系;维持这个行为体
系,起初所依靠的是功能(Funktion),而不是规范(Norm)【9】。经济学就其作为政
治经济学而言,最初还是一种危机理论(Krisetheorie),所关注的是整个社会。经济学
感兴趣的问题是,经济系统的动力是如何对靠规范整合起来的社会系统产生作用的。这就
和专业经济学区别了开来。时至今日,专业经济学还把经济当作社会的分支系统加以研究
,而对合法性问题不闻不问。从这样一个片面的角度出发,合理性问题就会被分解成经济
平衡问题和合理选择问题。
相反,社会学(Soziologie)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出现就是要解决政治学和经济学在
迈向专业学科的过程中所抛弃了的问题【10】。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在于:由于现代国家制
度的建立和市场经济制度的分化,古代欧洲社会结构中所出现的社会整合的变迁。社会学
成了彻头彻尾的危机学(Krisenische Aspekte)【11】。当然,即便在
这样前提下,社会学也可以集中研究某个社会亚系统。从科学史上看,宗教社会学和法律
社会学一直都是这门新学科的核心。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请允许我暂时不作进一步的解释,先把帕森斯所提出的功能图
式拿过来加以运用,(从图1中)很容易就可以看出社会科学各学科和社会亚系统之间的
对应关系:
图 1
当然,也不乏有人努力想使社会学成为一门专治社会整合的专业学科。不过,我在本
书中将要讨论的这些社会理论大家,说到底都是一些社会学家,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
如说是一种征候。社会学是唯一一门坚持关注整个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社会学同时也一
直都是社会理论,因此,它不可能会象其他学科那样回避、篡改乃至肢解合理化问题。之
所以会如此,我想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同时涉及到文化人类学(
Kulturanthropologie)和社会学。
把一些基本功能和社会亚系统搭配起来,这样做忽略了一个问题,即对于文化再生产
、社会整合以及社会化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互动领域,决不是象经济学、政治学等行为领
域中的互动那样专业化。无论社会学,还是文化人类学,所面对的都是整个社会行为的现
象世界,而不是相对明晰的行为类型;考虑到政治权力的利益最大化问题或政治权力的继
承和使用问题,行为类型可以说是目的理性行为(zeinschaft)向社会
(Gesellschaft)转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各方面内容【14】。如何通过意义理解而进入
符号对象的客观领域,这样一个问题在方法论层面上也相应地得到了处理;对合理行为趋
向的理解构成了理解一切行为趋向的前提。
行为理论范围内的元理论问题(a)所依据的是行为当中具有合理内容的方面;意义
理解理论的方法论问题(b)是要对意义和有效性(对符号表达的意义进行解释和对其内
在有效性要求所持立场)之间的内在联系加以阐明;(c)元理论问题和方法论问题之间
的这种联系最终和这样一个经验问题又是紧密相关的,即社会现代化能否和从何种意义上
能够从文化合理化、社会合理化的角度加以描述。【社会现代化和文化合理化、社会合理
化之间的】这种联系在马克斯·韦伯(Max ythos und Vernunft),
载其:《著作集》(Kleine Schriften), IV,Tübingen.1977,第48页以及下两页;
莎德瓦尔特(ain,1978。
2. 哈贝马斯:《哲学何为?》(ain,1981,第15页以及
下两页。
3. R.Rorty(Ed.),The Linguistic Turn,Chicago 1964,及其: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N.Y. 1979,德文版,Frankfurt am Main,1981.
4. 关于源始哲学的批判问题,请参阅阿道尔诺(Th.etakritik der Erkenntnistheorie),载其:《全集》(Gesammelte
Schriften),第5卷,Frankfurt am Main.1971;有关反对意见,请参阅:阿佩尔(K.
O.Apel):《从先验语用学的角度来看哲学的终极论证问题》(Das problem der
philosophischen Letztbegründung im Lichte einer transzendentalen
Sprachpragmatik),载:卡尼特施耐德(B.Kanitschneider)(编):《语言与认识》
(Sprache und Erkenntnis),Innsbruck, 1976,第55页以及下两页。
5. 参阅围绕着库恩(T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CD-10消化系统疾病分类解析.pptx VIP
- 13G322-1~4钢筋混凝土过梁(2013年合订本).docx VIP
- 高考数学模拟卷.pdf VIP
-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一)》教学设计.doc VIP
-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ppt培训.pptx VIP
- 常州星河灯具报价清单.xls VIP
- 截止阀安装使用说明书-ArmstrongInternational.PDF VIP
- 人教版小学英语PEP五年级上册英译汉课文翻译(三起点).docx VIP
- 小升初暑假讲义17 《西游记》1 (教师版).doc VIP
- 2025年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研讨会交流发言1.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