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光眼相关知识剖析
青光眼相关知识 新视界眼科医院 刘霞 眼压-是眼球内容物作用于眼球内壁的压力 正常眼压 (Normal IOP) 维持正常视功能的眼压水平 正常人的眼压10-21mmHg(平均值 16mmHg) 双眼的眼压差异不5mmHg 24h眼压波动范围不应8mmHg 视野的概念 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它反应了周边视力 青光眼引起的视神经损伤,表现在与视神经纤维相对应的视野区的视神经功能下降(即暗点)。早期“暗点’小,难以觉察,病情加重,暗点逐渐扩大,直到最后视野完全丧失而失明。 高眼压症和正常眼压青光眼 一些人的眼压虽已超越统计学上限,但长期随访并不出现视神经和视野损害,称为高眼压症。 而有些人的眼压在正常范围,却发生了典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萎缩和视野损害,称为正常眼压青光眼。 眼压升高的水平和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与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青光眼的病因及分类 青光眼分类:根据前房角形态、病因机制及发病年龄三个主要因素,分为三大类 一原发性青光眼 二继发性青光眼 三先天性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一般特征①多见于50岁以上女性。 ②常两眼先后(多数在5年以内)或同时发病。 ③与遗传有关。 老年人常见眼病之一。 病 因 眼球前段较小,前房浅,前房角窄,周边虹膜容易与小梁网接触 病因尚未充分阐明。 诱 因 情绪激动,精神创伤,长时间阅读,疲劳和疼痛,气候突变及暴饮暴食等。 诱 因 瞳孔扩大 暗室停留时间长,应用抗胆碱药(阿托品等) 临床前期和先兆期 1)一眼发作,另一眼无症状 2)前房浅,激发试验阳性 眼压发作性暂时升高,经过休息 后可缓解,多不遗留永久性损害 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小发作,表现有轻度眼痛伴一同侧偏头痛、,视力减退、鼻根部酸胀和恶心,轻度睫状充血、角膜轻度雾状混浊、眼压略高经睡眠或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雾视,虹视,眼胀,患侧额痛或伴同侧鼻根酸胀 急性发作期 剧烈眼痛,头痛,畏光、 流泪、视物不清(指数 或手动),伴恶心、呕吐 剧烈‘眼痛伴同侧偏头痛(三叉神经分布区域),虹视‘,雾视,视力急剧下降、或仅剩光感甚至失明。常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有时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或肠梗阻等消化系统疾病 青光眼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类如苏为坦、拉坦、卢美根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如噻吗心安、美开朗、贝特舒、贝他根 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如阿法根、可乐定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口服的尼目克司、局部的哌立明 缩瞳剂如匹罗卡品、真瑞 高渗剂如20%甘露醇,甘油合剂 高褶虹膜性青光眼 少见类型,为非瞳孔阻滞性闭角性青光眼 多见女性 常有青光眼家族史 进行性前房角爬行性粘连闭合,眼压升高和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 继发性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如青睫综合症、虹膜角膜内皮综合症、色素性青光眼、剥脱性青光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晶体性青光眼 青光眼睫状体综合症 继发性开角性青光眼,男性多于女性,常见于20---50岁的年龄组。 单眼复发发作 视物模糊、虹视、眼胀,但症状和体征教轻, 药物治疗 色素性青光眼 色素性青光眼是一类以虹膜色素上皮受损色素颗粒沉积于房角为特征的疾病 治疗1药物 2激光 选择性小梁激光成形术 3手术 小梁切除术、 引流阀植入术、 睫状体破坏性手术 引流阀植入术适应症 1)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2)继发性青光眼 3)先天性青光眼 4)青少年性青光眼 5)外伤性青光眼 6)无晶状体和人工晶状体青光眼 7)角膜移植术后青光眼 8)其他类型青光眼如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适应症 1)药物和激光后,视神经损伤和视野缺损仍进行 2)对药物效果不佳,不能耐受,依从性差或有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 3)视神经与视野损伤严重 4)所有类型的青光眼都可以选用的术式 睫状体冷(光)凝术适应症 绝对期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一般抗青光眼手术无法满意控制眼压 需要缓解患者眼部疼痛的青光眼病例 青光眼遗传吗? 青光眼的确具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征,如果家族中有患青光眼的话,则家族其他成员也应该定期作眼部检查 青光眼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眼病,但只要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正规系统治疗、坚持终生定期复诊,保持眼压在较低的靶眼压水平,失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青光眼又是一个可以预防的失明性眼病。 什么样的易患青光眼? 从婴儿到老人,任何年龄都可患青光眼,但以下人群更易患病: 1)年龄超过40岁 2)高度近视 3)糖尿病 4)有青光眼家族史 5)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