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卫生基础食物中毒及其预防和管理二
二 有毒动植物中毒 * * 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是由于一些动植物中含有天然有害成分,被人们误食后而引起食物中毒。 毒性物质 河豚鱼的有毒成分为河豚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 河豚毒素对热稳定,一般烹调不易破坏。 河豚毒素随季节而变,春季毒性最强,夏后减弱。 中毒表现 发病急,潜伏短 手口舌麻木痛感,胃肠道症状,伴麻痹 严重者瞳孔散大,言语不清,呼吸困难,最终死亡 预防措施 我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河豚鱼有剧毒,不得流入市场”,严禁餐饮店将河豚鱼作为菜肴经营。所以,应不食用新鲜河豚鱼,要大力宣传河豚鱼的危害性,提高识别能力;捕到河豚鱼要集中妥善处理,严禁河豚鱼流入市场而误食。 中毒表现 预防措施 潜伏期短,发病快,症状轻,恢复迅速 毛细管扩张、支气管收缩, 瞳孔散大、口舌发麻、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不食变质鱼,特别是青皮红肉鱼类 鲜鱼及时加工,去除内脏浸泡 合理烹调,辅以果蔬 我国有可食蘑菇300余种,毒蘑菇80多种,其中含剧毒素的有10多种。常因误食而中毒,多散在发于高温多雨季节。 一种毒蘑菇可含多种毒素,多种毒蘑菇也可含有一种毒素。毒素的形成和含量常受环境影响。中毒程度与毒蘑菇种类、进食量、加工方法及个体差异有关。 毒蝇伞 (Amanita muscaria ) 红网牛肝(Boletus luridus) 鹿花菌 ( Gyromitra esculenta ) 毒红菇(Russula emetica) 毒粉褶菌 ( Rhodophyllus sinuatus ) 毒鹅膏菌 (Amonita phallodes) 赭紅擬口蘑 [Tricholomapsis rutilans (Schaeff. Fr.)Sing.] 白毒伞 (Amanita exitialis ) 毒蕈中毒类型 胃肠炎型:由类树脂物质,胍啶或毒蘑菇酸等毒素引起。 神经精神型:引起中毒的毒素有毒蝇碱、蟾蜍素和幻觉原等。 溶血型:同鹿蕈素、马鞍蘑菇毒等毒素引起。 肝肾损害型:主要由毒伞七肽、毒伞十肽等引起。 毒蕈中毒的症状 一般在食后0.5-6小时内出现呕吐、恶心、腹痛、腹泻等症状,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血压下降、休克死亡。个别可引起肝、肾、心、脑等的损伤。病程长,病情复杂,死亡率达90%,酒可加重中毒症状。 预防措施 做好宣传,不采食野生蘑菇 桃 梅子 木薯 银杏 苦桃仁、批把仁、亚麻仁、杨梅仁、李子仁、樱桃仁、苹果仁等含有苦杏仁甙;木薯和亚麻仁含亚麻苦甙。在食品酶作用下,可水解生成氢氰酸及苯甲醛等。氢氰酸对人的最低致死量为0.5-3.5 mg/kg体重。 1.临床症状: 潜伏期半小时至12小时,常见症状有口腔苦涩、流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紫癜并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牙关紧闭,全身阵发性痉挛,最后因呼吸麻痹或心跳停止而死亡。 2.预防措施: 加强宣教,不吃生果仁,防止误食。苦杏仁、木薯等去皮去尖,热水浸泡一天,不加盖煮熟,可食用。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