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创新
结构组装,物质运输,运动产生,新陈代谢,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生长分裂,发育分化,粘连转移等等在细胞的所有活动中,网络分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药物分子可以通过对网络分子的作用影响细胞,进而影响器官、整体水平的活动中药的整体效应可以归结为中药分子对机体生物分子的作用。 从这种分子作用可以把握中药的整体效应,即中药的疗效,药用部分,用量,炮制和制剂,服法,副作用,禁忌证,毒性反应,中药效应的多样性,多成分作用的综合性,中药的合用,确定中药的主治,判断中药的歧议,发掘中药的新用途。 通过分子配伍与网络分析,可以产生新的学科——分子方剂学,网络病理和网络药理学,获得现代新型中药— — 网络调节药.分子方剂学阐述分子配伍一效应关系,网络药理学阐述网络节点一总体调节关系网络调节药则是由几种中药分子构成并能对生物分子网络产生明确 调节作用的新型药物。 传统应用最普遍的复方中药的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系列多个化合物,包括组成复方的单味药的有效成分,复方煎煮过程中形成的复合物以及单味药成分的某些衍生状态。某些中药活性分子可直接对致病生物、肿瘤组织产生作用,或者对其他中药活性分子的体内吸收、代谢、作用产生影响, 但对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分子网络调节,是中药分子网络调节作用的主要内容。不是单一成分对单一靶点而是中药整个活性分子群的各种活性分子,作用于机体整个分子网络产生广泛的调节作用。 中药复方或中药的天然活性成分,实际上是一个多靶点的作用系统,进入体内后,可多靶点、多成分、多环节、多途径、多层次综合协调地作用于失去平衡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起整体性调节作用,维持机体稳态平衡。如果方剂组合得当,这种调节作用就可能全面而均衡,与受药人体完全契合,临床上,服中药后人体多方面的改善,其分子机制就在于此。 4、归经是受体与药物的特异性亲和能力的表现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具有特异性识别并与相应的配体(药物、递质、激素)结合,触发后续生物效应的能力。每一个靶细胞约有105个受体。 中药药效物质与相应受体有较大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的存在,是中药归经的基础。 例如:细辛归心经、肺经、肾经,功能温阳散寒,用于阳虚畏寒、寒饮伏肺、腹中冷痛等。 研究显示,细辛中消旋去甲乌药碱含量最高。消旋去甲乌药碱是?受体激动剂。?1受体主要在心脏、肠壁占优势,?2受体主要在支气管平滑肌占优势。?受体兴奋结果是,心脏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加快心率,加快传导。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咳嗽哮喘。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自发性收缩频率和幅度降低,缓解腹痛。 八、中药双向调节作用及相关因素 调节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方式。许多中药都具有多方面、多种形式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紊乱的机能状态恢复正常。 双向调节作用:是指一种中药或复方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 如:既可兴奋,又可抑制,既可升压,又可降压。 1、药物成分的相互拮抗 同一味中药常常含有相互拮抗的化学物质,这是出现中药疗效相反,双向调节的物质基础。 例1 人参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Rg类兴奋,Rb类抑制。 Rb1、Rb2、Rb3混合皂苷呈显著的安定效应。 中医药用人参养心安神,治心神不安,失眠。 例2 黄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F3有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淋巴因子IL-2,激活杀伤细胞(LAK),还能逆转环磷酰胺(CTX)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现象。 F2单体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中医用黄芪益气固表,既治反复感冒,又治过敏。 某些药物中相互拮抗成分的溶解性不同,因而,不同的加工炮制品种,剂型,给药方法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 2、剂量大小的差异 中药的剂量,尤其是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是形成双向调节的另一因素。 一些中药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现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的规律。 关于“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的推测 1、小剂量补充了机体缺乏的物质,或刺激了低下的器官组织机能;而大剂量可能触发了机体的反馈系统而导致抑制。 2、某些中药随剂量的增加由兴奋到抑制,或由抑制到兴奋的过程,可能是从显效到中毒的过程。 3、机体的不同状态与反应: 当生物体处于不同的机能状态下,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性不同。 (1)多数中药及复方对于生理状态影响较小或无,对病理状态作用显著 例1 黄芩、穿心莲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只有对发热的病人有解热作用。 (2)机体处于不同的病理状态反映性不同 例1 桂枝汤对于动物体温的影响, 对高体温动物可以解热,对低体温动物可以升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