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绪论.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学绪论创新

前 言 * 我对中医学有哪些了解? 前 言 * 我为什么要学习中医? 毛主席指示 “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   “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 ——毛泽东   1954年毛泽东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于1955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 国内中医热 中医热升温 67.9%的人生病想看中医 2010年国家发改委表示,基层过度用药的情况非常严重,特别是抗生素、激素、维生素、输液滥用。2009年中国输液用了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液8瓶,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此消息一经报道,立即引发热议。有不少医疗专家提醒,不是每个感冒发烧患者都需使用抗生素。 ????与此相比,中医药以毒副作用小、“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等优势,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推崇。 《中国青年报》(2011年02月24日 07 版) 中国的骄傲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1972年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全球中医热 外国人佩服中药标本兼治,中医理念被逐渐接受。英国有2000多家中医针灸诊所,德国有3000多家,在欧洲接受过中医药治疗的占全部人口数的一半,澳大利亚正准备对中医药立法。美国有50多个被政府认可的中医药院校、专业,其中不乏哈佛等知名高校。中医在国外比在中国还流行,老外纷纷来华学中医。 (2011年03月08日 13: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教学内容及目标 上篇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中医学哲学思想 第三章 藏象学说 第四章 病因病机 第五章 诊法述要 第六章 辨证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疗 方法 下篇 第一章 中药 第二章 方剂 第三章 针灸学基础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第五章 其他常见病证 第六章 肿瘤 学习参考 中医e百:/ * 第一章 中医学导论 *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 中医学的起源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 形成和发展 一、中医学的起源 概述: 1.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2.中医学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 3.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论—理论体系。 * 一、中医学的起源 卫生保健的起源 居住 有巢氏 衣着 使用火 导引 消肿止痛、舒筋壮骨 舞蹈 药物的起源 神农尝百草 针灸与外治法的起源 新石器时代 砭石 烤火取暖 艾灸 醫 毉 一、中医学的起源    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疗伤治病的感性认识,先后认识了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外治法。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了医用的砭石,针刺术由此形成。加上原始的灸法,逐渐形成了医疗的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为理论及理论体系。 *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 ——萌芽和奠基时期 中医四大经典: 《黄帝内经》 《难经》 《伤寒杂病论》 《神农本草经》 * 《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 简称《内经》,作者不详,形成于战国至秦汉时期。 原书18卷,分《素问》、《灵枢》两部分,每部分各9卷,每卷9篇,共162篇。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系统阐述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包括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针灸等。深入探讨哲学中的阴阳、五行、气、天人相应等。 *    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理论总结阶段,确立了中医学理论体系。该书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难经》: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难经》为《黄帝八十一难经》的简称。大约成书于西汉末期。 *   作者秦越人(扁鹊),战国人。全书共3卷,分81难。其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