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与J波综合征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J 波与J 波综合征  Brugada 综合征? 34岁男性,心悸、晕厥入院,住院期间再发晕厥,监测示室颤,电转复,CAG 冠脉肌桥 SPECT MRI 未见异常 齐欣等 中华心血管杂志 2004 32(3)  Brugada 综合征? 34岁男性,心悸、晕厥入院,住院期间再发晕厥,监测示室颤,电转复,CAG 冠脉肌桥 SPECT MRI 未见异常 齐欣等 中华心血管杂志 2004 32(3) 内容 J 波 J波的离子与细胞学基础 J 波综合征 Brugada 综合征 早期复极综合征 预料不到的猝死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 J 波 J 波是心电图上介于QRS波与ST段之间的圆顶状或驼峰状电位变化,又称为Osborn波。 定义:J点从基线向上偏移幅度>0.1mV或≥ 0.2mV、时程≥ 20ms圆顶状或驼峰状波。 J 波 因为低温常可诱导出J 波,J 波曾被看作是在低温患者及低温在心电图上的特有的一个病理标记。 1953 年,Osborn 在观察低温对犬的心肺功能时,注意到并描述了这个波,Osborn 波因此而得名。 1984 年,Sridharan 等 报道在血钙浓度升高的患者,其心电图表现出典型J 波。 J 波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Litovsky 与 Antzelevitch研究犬的心室透壁电特性时,发现犬右心室外膜细胞的重要特征是在动作电位1相与2相之间有一显著的切迹,而心室内膜细胞动作电位上的切迹却很小。 心内外膜细胞间这种差别是由于心外膜细胞上存在较大的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 )所致。 J波的离子与细胞学基础 1994 年 ,严干新等在验证犬心室的 M 细胞存在时 ,却意外获得了心电图J 波细胞学基础的直接证据。 瞬时外向钾电流,Ito J 波 由于J 波的出现产生于心室外膜细胞的动作电位在 1、2 相之间依赖于外向电流 Ito 的一显著的切迹,J 波的特征及J 波有关的现象必然决定于Ito特性。 但也受内向钠电流 INa和 L 型钙电流 ICa,L所影响,因为动作电位形态是由于内、外向电流相互作用所致。 J 波 当温度降低时,Ito 减小可能不如 Ina ICa,L 那么显著,加之本身激活减慢,故导致心外膜细胞动作电位上的切迹增大与增宽,因而原先部分或全部埋藏于 QRS 波中的小J 波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长出”来。 J 波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它的频率依赖性。当心率加快时,心外膜细胞动作电位上依赖于 Ito 的切迹变小,所对应的J 波也随之减小,其原因是 Ito 失活后恢复较慢。反之,当心率减慢时,依赖于 Ito 的切迹变大,J 波也随之增大。 J 波的这个特性很重要,其一,可鉴别心电图 QRS波后的驼峰状电位变化是否是J 波还是由于心室内阻滞所致;其二 ,与心律失常的产生有关。 J 波 J 波的心电图特征: J 波多出现在V1-6、Ⅱ、Ⅲ 、avF导联。 J 波在V1导联可形成类似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J 波的形态多样化呈频率依赖性,受低温、高血钙及PH值等因素影响。 J 波的发生率在正常心电图中大约占2.5%-18.2%,多见于早复极综合征。 温度与J波 患者男,47岁,平素健康,一次发热(39℃)后的心电图 温度与J波 平素 发热  J 波与 ST段的频率依赖性 J 波综合征 包括: 早期复极综合征 Brugada 综合征 预料不到的猝死综合征和特发性心室颤动。 Brugada 综合征 1992 年,Brugada 两兄弟报道了8 例罕见的反复晕厥与心脏性猝死的病例。 这些患者共有的临床特征是,无明显的心脏结构病变,无心脏缺血,QT间期正常,心电图V1~V3 导联ST 段抬高类似于右束支阻滞(RBBB) ,反复晕厥与心脏性猝死的原因是室颤。 Brugada波发生的机制 右心室外膜细胞动作电位上的切迹比左心室的更为显著 ,其幅度通常大于 20mV。由于这个界于动作电位 1 相与 2 相之间的切迹 ,心外膜细胞动作电位的 2 相就形成穹顶 状。 电位改变主要波及右心室心外膜,引起右室心内、外膜电位差(跨室壁电压增大),导致V1-V3 ST段抬高 Brugada 综合征 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 心内膜与心外膜之间的跨壁电流梯度 异常心肌与周围正常心肌之间2相折返→室速、室颤 Brugada 综合征 Brugada 综合征流行病学 发病率:约5 / 万 猝死的平均年龄:41±15岁 Brugada波的检出率 I 型 12 / 万 II 型 III 型 58 / 万 临床无诊断价值 猝死率:占所有猝死病例的4% 心脏结构正常者猝死病例的20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