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督脉循行看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督脉循行看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创新

从督脉循行看其与脑血管病的关系 摘 要:通过研究督脉循行路线。发现在《素问》《灵枢》《难经》等经典中对督脉的循行路线叙述各不相同。 虽然《难经》版的循行路线现在普遍被中医院校中医类专业的教科书所采用,但它其实只描述了督脉循行的一部分。 关键词:督脉;素问;灵枢;难经;阴升阳降? 任督二脉首见于《黄帝内经》。在奇经八脉中 占有重要地位,对临床诊治疾病有着显著的指导作 用,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就经脉而言,其循行路线是 非常重要的,这是体现中医从独特视角认识人的生 命活动过程的重要窗口之一。 目前,关于任脉循行路线争议不大,但对督脉 循行路线却认知不一。在《素问》《灵枢》《难经》 这3本中医早期的经典中对督脉的循行路线,均有 不同描述,尤其是《灵枢 · 经脉》《灵枢 · 营气》和《素问 · 骨空论》对督脉的循行不但和《难经 · 二 十八难》的不同,而且各自循行路线均也不同,加之 后世道家丹道学所修炼的周天功法,又给任督二脉 带来一些玄学的色彩。这使得后世学者对此感到茫 然无序,不利于对中医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 1 《难经·二十八难》所论督脉循行路线 督脉的循行路线在中医药高等院校本科中医 学类各专业的教材多依据《难经》版本来描述,如新 世纪(第二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 学》对督脉的循行路线为《难经·二十八难》(下 称《难 经》版):“督 脉 者,起 于 下 极 之 输,并 于 脊 里, 上至风府,入属于脑”[1]。这是比较公认的督脉循行 路线,即从后背下往上行。 由此来看,《难经》版所 说循行路线只是入脑,没有到上唇系带,也就是没有 到督脉最后一个穴位“龈交穴”。 《难 经》版所论任督二脉均是起于下焦,而又分别从人 体前后上升,这就很难与传统的阴升阳降的理论相 吻合。 2 《灵枢》所论督脉循行路线 在《灵枢》中,对督脉的论述,有《灵枢 · 经脉》 《灵 枢 · 本 输》和《灵 枢 · 营 气》等 篇。 其 中,《灵枢 · 经脉》说道:“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 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3]。此说 与《难经》版相似。 所说“挟膂上项”。这 个“挟”字提示我们督脉沿后背向上循行不独一条, 而是分为两条从脊柱两侧往上循行。“膂”在《现代 汉语规范字典》说到:“膂,脊梁骨。”[4]而在《说文 解字校订本》是:“膂,篆文,从肉,从旅。”[5]《后 汉书 · 董卓传》也道:“卓膂力过人,双带两,左 右驰射。”[6]这里的“膂”字在《方言简注》一书 里可以找到更贴切的答案,其曰:“膂。力举切,上 语 来”[7],《广 雅》:“膂,力 也”[8]。 由 此,笔 者 认 为 在 内经时代“膂”是指肌肉。“挟膂上项”,就是指其顺 着今日解剖学所说的竖脊肌上行到项。 可 见 在《灵枢 · 经脉》中讲的督脉是督脉别络,《灵枢·本输》谈到督脉主要是穴位,《灵 枢 · 营气》说的则是人体大周天的循环,而此篇 章中督脉只是循环的一部分。故笔者认为要把几个篇章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才能较完整地把握督脉的内容。? 3 《素问》谈督脉循行路线 在《素 问》中对督脉论述较多的就是《素 问 · 骨空论》,原文曰:“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 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 器合篡(会阴部)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 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 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 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 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2] 通过前后对比研究,我们会发现:第一部分是 说督脉起于少腹,从下往上循行到臀部后,再合少 阴贯脊属肾。第二部分与《灵枢 · 营气》所论督 脉循行十分相似,即从上与足太阳膀胱经往下行。 只不过《灵枢 · 营气》讲起于上额,《素问 · 骨空 论》说起于目内眦,两篇所说的起始位置其实基本 靠近,二者又均是在腰骶部再络于肾而终止。第三部分说的却是任脉的循行路线。或者说是描述督脉循行到腹部的路线。 督脉循行路线的动态观 由上可知,在《内经》中,督脉的循行路线看似 纷杂,但如果我们以一个整体动态的眼光将把这 些循行路线综合来看,就会发现彼此前后并不矛 盾,倒是还蕴含着人体气血运行的奥秘。我们把人体看成一个圆来看待这个问题,则圆的一头是:与太阳起于目内眦开始考虑(骨空论 篇),上额交巅。这句话给我们传递了3个重要信息。第一,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均起于目内眦(睛 明穴)。人体卫气每天开始足太阳膀胱经的睛明 穴,又随着手、足三阳到阳跷脉再到足少阴肾经, 再通过阴脉回到睛明穴。这可以为解释《伤寒 论》所说的“太阳主外”提供依据。第二,督脉被 称“阳脉之海”,这点也符合中医所讲的“阴升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