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中“曰”字的翻译策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汉语中“曰”字的翻译策略

古汉语中“曰”字的翻译策略 古汉语中曰字的翻译策略 《虬髯客传》内容丰富多彩,情节引人入胜,文中的对话部分成为了小说最重要的构件,而在对话中曰字出现频率最高,成为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先导。周劲松老师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上造诣颇高,学术翻译成果丰硕,在本硕翻译课程教学中经验深厚。本文以其《虬髯客传》的英译文为例,结合其对曰字的翻译策略,展现出对汉语中重复出现的字词处理方式的灵活性、生动性、巧妙性。   一、古诗文中曰字的用法例举   (一)动词   《论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张铭一,2007:71)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此处曰作对话中说解。   《战国策齐策》中《赵威后问齐使》: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王学典,2007:147)齐国有个处士叫钟离子,平安无事吗?此处曰意为称为、名叫。   (二)助词   《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诗经魏风园有桃》:彼人是哉,子曰何其!(曲径,2011:1006)我送舅舅归国去,转眼来到渭之阳。那人是对还是错?你说我该怎么做?此处曰字为假借,借其字音,起到缓解语气的作用,并没有实际意义。曰可兼做汉语中的实词和虚词,实词为动词,虚词为语气助词。尽管作为动词时,其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有着不同的意义,但是追根溯源可得出,不管曰字的意义如何演化,其主线将亘古不变:话从口出为曰。   二、《虬髯客传》英译文中曰字的翻译   《虬髯客传》字数2367,其中曰字一共52个,占到全文字数的2.2%,是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字。此外,文中所有的曰字,都作动词解,并没有语气助词的用法,彰显出小说刻画人物时细致而精炼的动态过程,因此,曰字成为三位主人公人物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字眼。曰字出现频率较高的部分为小说的发展和高潮阶段,开头和结尾处出现频次较低。笔者在参鉴《虬髯客传》英译文过程中,发现周劲松老师对曰字处理灵活多变,不仅避免了重复,而且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可谓尽善尽美。 即使是对于同一个字或同一句话,其背后所暗含的意思也不尽相同,这就是汉语表达的魅力所在。结合上表,依据翻译家曹明伦的文本目的理论,文本目的即让不懂原文的读者通过译文知道、了解、甚至欣赏原文的思想内容及其文体风格。(曹明伦,2013:131)意欲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做到忠实和对等。此外,必须指出仅仅依靠翻译有时是无法真实地传达作者文章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因此翻译与解释二者也是密不可分,翻译不能刻板,解释也不能过分(李静,2009:01)。周劲松老师恰到好处的把握了翻译和解释的火候,对曰字作出30不同的翻译,用到了6种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及多变的词组和短语等。将信达雅的小说翻译三原则演绎到了极致。笔者结合原文、译文,对文中曰字作出详细解析。   原文:曰:何姓?曰:靖之同姓。曰:年几?曰:近二十。曰:今何为?曰:州将之爱子也。   译文:Do you know his surname? The same as mine. How old is he? Nearly 20. How about him for the moment? The beloved son of the general of the prefecture.   此段为虬髯客和李靖之间的对话,话语简短,内容丰富,曰字出现频率最高。为了避免重复出现,一共省去了6个曰字的翻译,直接将其处理为引号之内的短句,使读者一目了然。   三、结语   曰字是中国古典文献中必现的字眼,译者一方面为了完整传达原语信息,另一方面又要兼顾目的语表达习惯,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译者在曰字的翻译实践中对其精雕细刻,仔细揣摩,反复推敲。本文以周劲松老师《虬髯客传》英译本中曰字为例,结合文中的语境,讨论其对曰字多元化译法的翻译策略,从而揭示出汉语中选词用字的重复性在英语中并不适用,必须根据原文上下文,结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合目的语语言表达习惯,在选词用字上尽量多元化,使文中人物形象在译文中依然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1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