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教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 言 实 词 含 义 的 推 断 主备人: 课 题 文言实词含义的推断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掌握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二次 备课 一、【导入】 二、【考点阐释】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主要考察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三、【考查形式】: 一是选择题,直接判断词义的对错;二是在翻译中灵活考查实词的语境意义。 典题示例——2012·江苏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 矫:假传 答案:B [解析]益:动词,扩充,增强。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这道题难度不大。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3分) 标准答案:(王蒙正)了解苏涣的贤能,降低身份以礼相待,把郡里的事务托付给他。 [解析]注意关键点:“屈意”“礼”“委”。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3分) 标准答案: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以”“此”“于”。 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4分) 标准答案: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不逮”“姑”“师”“也”。 [ 四、【讨论交流】 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们用5分钟分组讨论一下课前预习的五组练习,看看你们对加点实词的推断是否一致,并注意归纳每一组的推断方法。 (特别说明:以下“想一想”的内容作为“课前预习”提前印发给学生,上课时直接讨论;“试一试”内容展示在课件上) 五、【因例说法】 (一)语境推断法 想一想 解释下列语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1.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 解析: “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解释:“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3、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解释: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4、“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解释:联系前面语境可知,项羽对刘邦的做法不满,要攻打他,这里是项伯对刘邦的劝告之语,可知“谢”是“道谦,谢罪”之意。 方法阐释:语境推断法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试试看: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高俭字士廉,渤海人。少有器局,颇涉文史。大业中,为治礼郎。士廉妹先适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解析: 我们得出“适”的意思是“出嫁”,主要是依照下文中的“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生子无忌及女”。 (二)语法分析法 想一想: 1、“范增数目项王” 《鸿门宴》 解释:“目”后面跟了宾语,故词性应为动词,翻译成名词“眼睛”就不对了,应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2、六王毕,四海一。(“一”所处的语法位置是名词的后面,应该是谓语。) 3、说说下列句中“信”字词性和含义 信义著于四海。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分析:例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例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第③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 方法阐释:语法分析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 (三)结构分析法 想一想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五六组讨论) 1.追亡逐北(败逃者、打了败仗逃跑的军队)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尽、竭尽) 3.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佩、腰戴) 4.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简析]

文档评论(0)

glcc4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