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杨林隧道二衬脱空及渗水处理方案精要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编制范围 1
三、工程概况 1
四、原因分析 2
4.1、二衬背后脱空原因 2
4.2、二衬背后渗水原因 2
五、处理措施 3
5.1、二衬背后脱空处理 3
5.2、二衬渗水处理 6
6、预防措施 8
6.1、二衬背后脱空预防措施 8
6.2、二衬渗水预防措施 9
七、整修人员及设备安排 10
八、安全措施及要求 10
九、质量措施及要求 11
十、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2
杨林隧道二衬背后脱空及渗水处理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
(2)、《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F60-2009);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4)、《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
(5)、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东南段A2标杨林隧道三阶段施工图设计;
(6)、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二、编制范围
杨林隧道进口左线ZK13+250-ZK19+740、杨林隧道右线K13+270-K19+740、杨林隧道斜井、杨林隧道竖井二衬脱空及二衬施工完成后的渗水处。
三、工程概况
昆明绕城高速东南段A2工区起讫里程左线为ZK13+135-ZK19+740、右线为K13+140-K19+740。其中杨林隧道为本工区重点工程,为双线分离式双向六车道公路隧道。杨林隧道起讫里程为左线:ZK13+250~ZK22+712,全长9462m,本工区承揽K13+250~ZK19+740,总长6490m;右线:K13+270~K22+680,全长9410m,本工区承揽K13+270~K19+740,总长6470m。施工段隧道围岩级别为Ⅲ、Ⅳ、Ⅴ级,其中左线Ⅲ级3100m、Ⅳ级2840m、Ⅴ级550,右线Ⅲ级3100m、Ⅳ级2920m,Ⅴ级450m。杨林隧道进口左线明洞长20m,右线明洞长23m。在ZK17+700处设斜井一座,斜井长1052m,斜井坡度为-11.615%。在ZK18+171.25右侧18.36m处设通风竖井一座,长度152.5m,在ZK15+180-ZK15+280段、ZK19+500-ZK19+600段设置静电除尘洞室两座。本工区隧道施工段设人行横洞10道,车行横洞8道。
四、原因分析
4.1、二衬背后脱空原因
(1)、隧道开挖轮廓凹凸不平,有棱角,初支表面不平整;同时防水板安装松紧度不合理(过紧),导致二衬混凝土被防水板挡住未与初期支护表面密贴,导致二衬背后脱空;
(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水灰比偏大、混合料坍落度大、混凝土自重下沉,混凝土收缩徐变,造成留有空洞;
(3)、浇筑时混凝土流动性不差或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时间间隔过长及混凝土浇筑不连续造成空洞;
(4)二次衬砌浇筑时,未严格按照台车拱顶设计的四个浇筑孔,由低坡度向高坡度逐孔冲顶浇筑,致使衬砌拱部脱空;
(5)、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尤其是台车拱部未安装附着式振动器,混凝土不饱满密实,凝固后收缩造成空洞;
(6)、拱顶面的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把部分空气密闲在狭小的空间内无法排出,造成留有空洞;
(7)、在拱顶混凝土施工出现堵管,现场人员在未仔细分析的情况下即认为已经泵满,停止混凝土泵送造成二衬厚度不足,出现脱空现象;
(8)、同时由于有四个工作面为反坡施工,容易造成封端模侧先饱满,形成相对密闭气囊,不利于混凝土填充,同时施工作业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及时仔细观测拱顶砼的饱满情况而造成空腔;
(9)、台车及堵头模加固不牢固,在进行封顶施工时应担心模板出现涨爆模现象而不敢提高泵压,在未完全饱满的情况下而终止混凝土泵送。
4.2、二衬背后渗水原因
(1)、防水板施工控制不到位,施工错开长度、压接方向、搭接宽度不够、焊接工艺不达标,破损未及时修复;
(2)、初期支护表面不平整,防水板张挂过紧时,由于混凝土施工挤压导致防水板拉裂,过松时因混凝土挤压导致松弛防水板搓叠挤压而开裂;
(3)、在防水板挂设前,初支表面处理不到位,存在未割除的高出初支面的或割除打磨不彻底的多余锚杆头、钢筋头及其他混凝土表面尖锐物,在混凝土的挤压力作用下刺破防水板;
(4)施工缝遇水膨胀止水条安装不到位,变形缝处橡胶止水带位置不准确,不牢固,已浇筑端头处混凝土表面未进行凿毛处理,虚渣、混凝土浮浆、堵头板杂物未清除干净;
(5)、个别部位漏振,混凝土离析,骨料、浆液分离,混凝土不密实,形成薄弱部位;
(6)、设置的排水打孔波纹管不通畅,有可能被混凝土挤压变形,或者被混凝土浆液阻塞,不能起到引排水的功效,使二衬背后积水,并导致地下水压升高,当水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从防水板和混凝土的薄弱位置渗漏出来;
五、处理措施
5.1、二衬背后脱空处理
1、二衬背后脱空处理措施
对拱顶部位二衬背后脱空采用拱顶预留的注浆管进行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二级造价师题库【实用】.docx VIP
- 1_3-苏州市建筑项目交通设计及停车场(库)设置标准&说明181205 (合稿).pdf VIP
- 2025年重庆八中宏帆中学小升初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2024年重庆南开中学(南渝)小升初数学试卷及逐题详解 .pdf VIP
- 药物免疫毒性非临床研究技术指导原则.pdf VIP
-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法院公开招聘劳务派遣制审判辅助人员(1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水果筐买卖合同协议.docx VIP
-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情绪消费研究报告:洞察新消费趋势下的市场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数学在密码中的应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