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tonX-100渗透化处理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 CGMCC1788)转化葛根素的研究.pdf

TritonX-100渗透化处理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 CGMCC1788)转化葛根素的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ritonX-100渗透化处理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oxydansCGMCC1788)转化葛根素的研究论文

氧化微杆菌(Microbacterium oxydans CGMCC 1788 ) 及其渗透化细胞糖基化葛根素的研究 摘 要 葛 根 素 ( puerarin , pue ),4,7- 二 羟 基 -8-β-D- 葡 萄 糖 基 异 黄 酮 ( 8-C-β-D-Glucopyranosyl- 7 ,4′-hydroxy -Isoflavone) 目前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 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眼底疾病、突发性耳聋、急性酒精中毒、拟菊 酯类农药中毒及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但存在如下缺点:1)体内消除速率快,临 床使用剂量较大,口服生物利用度低;2 )葛根素水溶解度低(6.24 g/L),注射 制剂大多含有助溶剂以增加制剂的稳定性;助溶剂使不溶性杂质增加,对人体 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致使用药安全性降低。为了改善葛根素的水溶性,进而 改善其药理活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利用前药、软药、电子等排等原理对其 结构进行修饰改造,以改善其水溶性和脂溶性,改变其在体内的脂水分布系数, 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及选择性,最终增强其药理活性,是今后对葛根素研究的重 点。 本实验室丁娟芳、蒋洁蓉等人筛选得到一株氧化微杆菌 M. oxydans CGMCC 1788,通过该菌的静息细胞转化可以将葛根素转化为葛根素-7-O-葡萄 糖苷。 本文对氧化微杆菌细胞采用体积比 1:1 的2% TritonX-100 处理 2 小时,破 坏其细胞膜结构,增加细胞渗透性。用去离子水清洗透化细胞,去除 TritonX-100,按体积比 1:1 加入葛根素 0.2 mg/mL,蔗糖 20g/L ,磷酸缓冲液 (PBS)pH 为 8.0 的转化液,30℃、220rpm 摇床振荡转化 48 小时,高效液相色 谱(HPLC)检测发现得到新的产物产物 1(摩尔百分比 68.75%),原产物产物 2 即 葛根素 7-O-葡萄糖苷摩尔百分比为 24.90% 。而在 TritonX-100 处理后用 PBS 清 洗透化细胞得到的产物主要为葛根素 7-O-葡萄糖苷(摩尔百分比 41.13%) ,新产 物摩尔百分比为 9.13% 。最优细胞处理条件为用与细胞培养液等体积 2%(v/v) TritonX-100 缓慢旋转处理 2 小时,用等体积水清洗后 12000rpm 离心 15min 收 集菌体,重复洗涤 2 次。最优转化条件为葛根素 0.2 mg/mL,蔗糖20g/L ,磷酸 1 缓冲液(PBS)pH 为 8.0 的转化液,30℃、220rpm 摇床振荡转化 48 小时。去污 剂 TritonX-100 对转化效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在用它处理完细胞之后要清 洗干净。处理后的渗透化细胞具有很好的酶活稳定性,在连续转化 2 个月后产 物 1 摩尔百分比仍能高达 62%,160 天后仍然有 20% 。 关键词:生物转化; 葛根素; 葛根素-7-O-葡萄糖苷; 渗透化细胞 2 Biotransformation of Puerarin by Microbacterium oxydans CGMCC 1788 and Its Permeabilized Cells ABSTRACT Puerarin (Pue, 8-C-β-D-Glucopyranosyl- 7 ,4′-hydroxy –Isoflavone) , the most abundant isoflavone in Puerariae radix, is prescribed to treat coronary heart diseases, angina pectoris, cardiac infarction, problems in ocular blood flow, sudden deafness, and alcoholism. Studies

文档评论(0)

zyzsa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