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省绍兴地区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卷
一、积累和运用(25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迎着和煦的春风,我们开启了新的语文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我们结识了说话yì( ▲ )扬顿挫的藤野先生,目光xī( ▲ )利的托尔斯泰;我们为昔日的生命绿洲变成gē( ▲ )壁荒滩而痛心遗憾,我们为旅鼠的集体自杀而陷入迷wǎng( ▲ )的深思……一道道精神美味,一次次精神探险,让我们在语文的乐园中流连忘返。
2.按课文原句填空(9分)
① ▲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②??????????▲?????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 ?。(李白《宣卅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④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 ▲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⑤《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名句是 ▲ , ▲ 。
⑥“送别”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写作题材,请写出两句与送别有关的诗句。(要求前后联续的两句) ▲ ,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很讲义气,很有良心,每次帮助他人后都沾沾自喜。
B.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
C.在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莫衷一是。
D.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4.根据下面句意,选择句序排列最合理的一项填在括号内。( )(2分)
①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②你看,在那冰雪初融的时候,不是暗暗泛青的芽首先把春意带到人间吗?③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④你再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⑤它那轻盈婆娑的树姿,那迎风摇摆的树枝,那青翠欲滴的细叶,不仅为桃杏增添了色彩,还给人们送来了春的气息。 A、③②④⑤① B、⑤①②④③ C、③②④①⑤ D 、②④③⑤①
5.今年的 5月8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6分)
(1)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差值 2% 20% 1% ①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 (2分)
②作为初中生的我们,请根据表格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 (2分)
(2)主持人要求每位同学说一句祝福母亲的话,并准备编辑成册,请你为这个册子设计一个好听的名字并说明这样取名的理由。
▲ (2分)
6.名著阅读。(2分)
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尼摩船长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上面文字出自名著《 ▲ 》,尼摩船长的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的这个困境是: ▲ 。
二.现代文阅读(19分)
(一)))4分)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13、翻译下列句子。(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14、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2分)
(二)(8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复合材料 第八章 先进复合材料.ppt VIP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单元《压强》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复合材料学》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导论.ppt VIP
- 2025年闽教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23).docx
- 冠心病的介绍与治疗PPT.pptx VIP
- 2025云南昆明巫家坝建设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公司第三季度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2.3 气候——特征和影响因素(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pptx VIP
- 八年级地理上册湘教版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pptx VIP
- 2024建筑施工升降机安全生产隐患识别图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