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提琴演奏四胡曲《草原骑兵》
小提琴演奏四胡曲《草原骑兵》 吴云龙,1935年8月出生于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朝诺海嘎查。曾任哲里木盟歌舞团副团长,哲里木盟政协第五、第六届委员,通辽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曾任通辽市音协名誉主席、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演奏家。在40多年的演奏生涯中,其作品曾无数次被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吴云龙大师生在一个六代民间音乐爱好者世家,虽然家境贫寒,却拥有良好的民间音乐环境,自幼拜师学习四胡和常年“卖艺”的生活经历,使他不知不觉地练就了难得的四胡“童子功”,苦难的生活锻炼了他的意志,也使他养成了善于学习,锲而不舍的优秀品格,参加工作后吴云龙先生遍访科尔沁草原四胡名师,博采众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使蒙古四胡的演奏技艺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从事四胡演奏与教学工作的同时,吴云龙大师还积极的进行着蒙古族音乐的创作,先后创编出了如《白马》、《牧马青年》、《草原骑兵》、《摔跤手》等等作品,绝大部分已经成为蒙古族音乐宝库中的珍品和民族音乐教育事业中的经典曲目。1972年,他到乌兰哈达边防骑兵部队体验生活,观看骑兵部队战士们的训练、马上拼刺等,被英勇矫健的马背骑手们所深深的震撼,有感而发,最后一鼓作气写成了四胡曲《草原骑兵》。这首经典四胡曲是我从小听到大的,也是我最喜欢的民族音乐之一。我自幼学习小提琴,如今在内蒙古通辽市民族歌舞团担任首席一职,接触小提琴已有二十多年了,作为一名生长在科尔沁草原的蒙古人,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用我手中的小提琴来展现蒙古族音乐的风采,用我的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音乐,喜欢民族音乐。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优秀的民族音乐终究会走上世界舞台,现在我就在这方面作些尝试。选择《草原骑兵》是因为我对这个首经典曲目比较熟悉,从小就在听,参加工作后更是不断在舞台上演绎,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首创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经典曲目描写了蒙古骑兵的生活,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委婉悠扬,让人百听不厌
下面就我在演奏《草原骑兵》这首曲目时所得的一些心得体会作如下论述:
全曲共分为引子、第一至第三部分;引子部分描写的是骑兵战士一天生活的开始,军号急促嘹亮的声音,划破寂静的天空,新的一天开始了,曲调激昂,号声催人奋进,此部分运用泛音来模仿军号,用强弱对比的旋律展现军号从四面八方传来,骑兵们闻号奋进,策马扬鞭的画面立即展现在眼前。此节中的演奏我运用小提琴的演奏技法来模仿军号(谱例1)
又运用小提琴演奏中的伸指法,利用重音,把每小节的第一拍加重来完成前四小节;5、6小节(谱例2)四胡运用了连弓来演奏,我则运用了连弓加跳弓的技法,更加体现出了本节要表达的活泼、清晰、跳跃的效果
7至17小节(谱例3)我先运用了小提琴演奏中的碎弓技法,由弱渐强,接着作了一小节重音和连续五小节的后十六,并由弱渐强,最后运弓加力度重音来完成此段。这里我要着重强调第7小节第2拍:我运用了自己创造的左手技巧“回旋抹音”,即一手指在指板上的一个固定区域迅速上下抹动一点点,这个技巧与小提琴演奏中的滑音相似,但要求该技法运用时指尖更加灵活、精准并且迅速,该指法运用时音色变化极为微妙,运指过程中力度不?蚧蚴侵讣饣?动范围过大都是不行的,运用这种技法能让小提琴在演奏蒙古族民族音乐的时候充分展现出民族音乐独有的韵味
第一部分是快板,采用了科尔沁民歌旋律为主题,四胡在该段融入了颤音、滑音、止音、回音和打音等加花技法,运用弹奏双弦和音等特色技法开展旋律,弓法丰富多变,表现骑兵战士跨上战马驰骋疆场的场景;在该乐段我多数运用了小提琴的依音、上波音和滑音的演奏技巧来演奏,尤其是滑音的运用效果更具有民族特色。在该段的第48小节(谱例4)我再次运用了引子环节提到的演奏技巧“回旋抹音”,使该节乐曲听起来更加有民族特色
第53、55小节(谱例5),在演奏时我运用了“双指连续下滑音”,这在小提琴演奏中也是没有出现过的,即左手的两个手指在16分音符的快速演奏中轮流向下滑动,而且每次滑动都要求无论是在音准上还是节奏上都要非常精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极致的效果;
同样在该段的第65、68、69小节(谱例6)也采取了“双指连续下滑音”的演奏技巧,但这次是双指轮流向上滑动。我演奏这样的技巧都用左手的2、3指,因为这两个手指更加灵活,指尖更加饱满,更能把这种技法展现得淋漓尽致
从85--92小节(谱例7)开始采用碎弓演奏双音的技巧
第二部分是慢板(谱例8);音乐旋律以抒情为主,表现骑兵战士们紧张训练之余的休息场面,音乐浪漫悠扬,安宁、放松、思念等等元素尽在其中。此段中最具特色的是四胡演奏时的四指滑音的加花技法,我在演奏时则运用小提琴中的实音到泛音的滑音技巧,即在3度音之间上下滑动,来表现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