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鲁晓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技术升级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变.pdf

鲁晓东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技术升级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变.pdf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鲁晓东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技术升级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变 迁:从微观向宏观的弥合 主要内容  引言及问题的提出  文献评述  理论模型  数据及主要变量说明  典型事实  实证结果  结论 研究背景  众多的研究在以下两个方面达成了共识:  中国出口商品日益进入原本属于发达国家出口 领域的高端产业;  中国出口商品相对其他国家同类商品的价格在 不断下降。  结论: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在日益提升  中国的出口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 出口持续增长的选择性条件  技术水平升级为支撑的出口竞争力增强是 可以在长期维持的 (Samuelson, 2004 ) 问题的提出  在中国出口量激增的同时,是否伴随着中 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或附加值水平(出 口技术竞争力 )的提升?  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中有多少技术含量?  研究角度:  商品结构  生产分割  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了中国出口竞争力中 技术含量的变化呢?  加工贸易  跨国公司的作用  宏观经济环境  缺陷:宏观与微观之间的缺环  出口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的作用大多被有意 无意地忽略掉了。 本文的研究主题  宏观向微观的弥合  从中国出口竞争力变迁这一宏观问题入手,试 图在企业层面上找到支持这一现象的微观证据。  理论意义  现实意义 文献评述  是何种因素激发了中国出口竞争力的提升?  加工贸易及垂直专业化 (Lall and Albaladejo, 2004 ),Hummels et al. (2001 ),刘志彪等 (2006 ),CCER,姚洋、张晔(2008 ),Amiti Freund(2008)和 Koopman et al.(2008)  在华跨国公司的作用 Wang and Wei(2007), Xu and Lu(2008)  中国特有的制度等外部宏观经济环境 王永进等(2010 ), Wang and Wei(2007), Xu and Lu(2008),曾铮和张亚斌(2007 ),郑凯 (2006 ),郑桂环、汪寿阳(2005 )  创新之处:  缺乏理论上的识别  微观企业的作用  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  独特的数据集结技术  静态与动态研究结合 理论模型  单部门,局部均衡  差异产品、垄断竞争、DS内核  企业双重异质  内生的产品技术含量 , (1)  (一)需求 1 U t z 1 c( z) dz  0    1 z Z    z Z p (z )c (z )dz =y  t z p z R     c z   1 P  核心假定  y   t z  z 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