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清实验高级中学 语文 编写:于淑芳 审稿:赵德生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荷塘月色》属于苏教版必修二模块“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一花一世界”板块。重点是鉴赏分析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意境美。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这篇散文的写作背景。
识记重点的字音、字形和成语的意义
背诵精彩语段
2、能力目标 理清散文的结构层次,体会其思想感情。
分析写景方法,领悟情景交融的特点
3、情感目标 品味荷塘月色的宁静、淡雅、柔和与朦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揣摩品味语言,学习作者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
难点: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四、学情分析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作者用他的妙笔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和精美的语言。学生在之前已经接触过写景抒情散文,具有一定的写景分析,情感体会,语言品味能力[来源:学+科+网]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 总结疑惑 情境导入 展示目标 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反思总结 当堂检测 发导学案 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准备资料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㈠、预习检查 总结疑惑
㈡、情境导入 展示目标
导入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赞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写出了荷花艳丽的色彩。杨万里《小池》曰: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写出了荷花的动态。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可以说,荷花已经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意蕴可谓深远,其意境可谓独特而优美。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板书)
㈢、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问题设置
1、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作者夜深人静时去荷塘观赏月色的缘由。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全文的主体,细致地描绘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静,抒发作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第三部分(第7、8自然段):写江南采莲习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媒体显示)
2、阅读全文和背景资料,回答:作者在观赏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自始至终怀着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句子最能表达这样的感情?,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哪种修辞格?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文中还有运用“通感”这种修辞格的语句吗?说说它的表达效果?(让学生自己分析)
教师归纳:按照作者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描写荷塘的景色。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最后写送来的缕缕的荷香。作者先展示三者的静态,用 贴切生动的比喻描绘它们的神韵。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把缕缕荷香比作“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教师归纳:文中运用“颤动”、“传过”、“闪电”、“霎时”等词,把一刹那间,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恰当地表现出来,把只能意会的细微之处,确切地言传出来,可见作者用词之精妙。
本自然段中多用比喻,是一个特点,把所要描绘的景物,生动、具体、真切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比喻,有时用一个,有时用两个。凡是连用两个以上比喻的,称为“博喻”。如本自然段中用“明珠”、“星星”比喻荷花就是。这种修辞手法,能够使事物的特征更加具体鲜明,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明确:通感(通感就是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人们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移到另一感观上,是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钱钟书语)。表达效果: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巧妙地把它转化为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使人把花散发出的清香若有若无、轻淡幽香与远处高楼里传出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约缥缈的情形相沟通,从而产生出特殊而美妙的艺术效果。
明确: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激发读者的想像和联想;其次深处此境,提到梵婀玲,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给原有的意境带来温馨、幽雅的氛围。
4、读第5自然段
作者是怎样写荷塘的月色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作者先写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荷叶上的景色,作者活用“泻”、“浮”、“洗”、“笼”等动词,勾勒出十分迷人的梦一般的幻景。
作者用了静态动写的描写,把画面写活了。赏景的角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建筑功.doc
- 1水资源优化配置.doc
- 1现代焊接技术发展的特点.doc
- 1百草园到三味书屋.doc
- 1硕航机加车间生产任务考核办法(总[2009]第001号).doc
- 1第一课句子的结构.doc
- 1系统的标准输入文件是指(.doc
- 1给大家尽可能多地列举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doc
- 1英汉句子比较与翻译.doc
- 1超市商品知识培训.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