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系统思考_0.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系统思考_0

当代中国话语研究的系统思考  提要:近几年,语言学界、文论界、文化界以及出版界等有识之士纷纷关注中国话语研究,成立了研究基地,组织了学术讨论并发表了一批论文、论著,对创建中国话语研究体系大有裨益。本文以语言学眼光,试从学理、研究对象与方法、学风和时代性4个方面系统思考中国话语研究。基本结论包括中国话语研究的兴起是历史必然,对语言与思想和现实的凝视是学理必然;话语研究有赖多学科合作,应该与时代同步发展,积极培育学派意识和普适性的人文反思等。   关键词:中国话语研究;学理;研究对象与方法;学风;时代性       1 引言      中华民族自古至今都非常重视话语的理解和分析。源于美国的话语研究在传入我国近三十年后有了长足的进展。目前,我国话语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数量十分可观(古风2010:46-48)。话语研究的对象、范围大大拓展。除了既有的语言学外,还兼涉文艺学、传播学、哲学、文化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众多学术领域。话语研究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这既证明话语研究的重要性,反映话语研究的发散性,也展示话语研究空间的广阔性,预示话语研究的多学科整合趋势。陈汝东认为,话语研究多学科交融与整合的时代已经到来,预示着建立统一的学科理论体系话语学的必然性、形成统一专业和学科建制的可能性(陈汝东2007)。施旭认为话语研究的文化转向策略标志着中国的话语学工作作为一个学科领域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也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施旭2006:11)。但从第一届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讨论会(浙江大学2007)会谈纪要可以看出,关心和参与中国话语学研究的学者在学科定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史及基本范畴等学科关键点上有分歧。可见建设这个学科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施旭2006:11)。本文从学理、研究对象与方法、学风以及时代性4个方面对中国话语研究提出个人的几点思考。   2对学理的思考   20世纪,语言研究有过两次转向:一次发生在二战前后。这次转向使整个文化发展从过去的形而上学、终极价值、根本原理、方法意义、本质规律问题进入文本、语言、叙事、结构、语言批判层面,确立了哲学的首要任务是分析语言,即哲学的语言转向。另一次转向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使语言学研究由纯语言研究转向历史意识、文化社会、阶级政治、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研究以及社会关系分析、知识权力考察甚至文化传媒、科技理性分析等。这两次转向堪称20世纪理论界的两大里程碑。如果语言转向是推动所有人文学科向内转的重要动力,那么话语理论则是诱发其向外转的强大磁场。   语言转向瓦解了一元语境,使多元语境与对话成为可能。但随之而来的灵活自由极端化造成共同语言的丧失和不可通约性,交流不易。福柯和巴赫金的话语渐人前景时,语言遁人背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既关注语言与权力的双向运动,也考察话语对主客体以及两者关系的作用,因而被刻画为话语一权力一主体模式。而巴赫金则以超语言学凸显其话语一意义一主体间模式。对话交际才是语言生命的真正所在之处(Bakhtin1988:252)。据此观照,并以90年代以来的比较文化史、文学史为见证,中西方交往与对话是双方各自获得复苏与生存进而走向理论创新的必由之路。对话、共存、互补应当且有必要成为中西方共同的学术策略和生存策略。可见,巴赫金主义的要旨即语言的生命在话语,话语的生命在价值,价值产生于对话,对话贯穿于文化(白春仁2000:162163)。两次转向赋予语言学和话语学以厚重的启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自律性与他律性以及基于自律性的他律性研究和基于内部研究而进行外部研究的自然过渡。   历史和学理的必然是互为表里的辩证关系。无疑,这对中国话语研究颇有意义。其中,包括内部话语研究与外部话语研究以及西方/英美话语研究与中国话语研究的和谐统一、自然化、可通约化。      3 对研究对象与方法的思考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都在不同意义上影响和充实西方话语研究体系,并呈现出跨学科贡献的主线路,即语言(话语与言者)与社会文化互动。中国话语研究也须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努力,即纵向以古为师,挖掘中国传统学术精华,从小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和其他传统学术中汲取力量,横向联合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中的有志之士,推动中国学术的话语学转向,从逻辑走向历史,从语言走向社会,从空间走向时间,从纯文本研究走向生命文化的意义揭示(王岳川1998:4),从而使研究者从精神和文化上负起时代的和学术的责任。这里牵涉两个问题。   其一是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建设学科。学科体系建设的科学有效方法须遵循以下3原则:理论范畴的建立与转化必须以揭示历史发展规律的历史材料为依据的原则;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逻辑上要用范畴内涵的自身矛盾再表达的原则;历史进程中过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