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论高教版《世界史
浅论高教版《世界史#183;古代史编》中一处不准确的表述
浅论高教版《世界史古代史编》中一处不准确的表述
在世界史正式成为一级学科的推动下,世界古代史在高校本科教育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相关教材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其中有一处不准确的表述值得我们在学习中引起注意和更正。
一、问题的提出
由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史古代史编》教材在国内高校本科世界古代史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声誉。在第二章介绍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古代埃及时,编者这样写道:纵观埃及全境的尼罗河,由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白尼罗河和发源于苏丹的青尼罗河汇合而成。流经森林和草原地带的尼罗河,每年7月至11月定期泛滥,浸灌了两岸干旱的土地;含有大量矿物质和腐殖质的泥沙随流而下,也在两岸沉积下来,成为肥沃的黑色土壤。古代埃及人因而称自己的国家为凯麦特(意为黑土地)。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值得注意的是,编者在引用希罗多德文本时使用了引号,认为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直接引用自希罗多德《历史》的原文。那么,这种表述是否准确呢?
在希罗多德《历史》第二卷中的原文是这样的:因为任何亲眼看见埃及的人,纵使他在以前从来没有听说人提到过埃及,如果他具有一般的理解力,他也一定会立刻知道,希腊人乘船前来的埃及,是埃及人由于尼罗河的赠礼而获得的土地。不单是国家的下部,就是溯上述的湖而上三日行程间的地带也同样是如此。希罗多德认识到,由于尼罗河水的定期泛滥,河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并在下游地区沉积起来,由此形成了新的土地。在这段文本中,希罗多德准确地使用了尼罗河的赠礼形容这一现象。但是,这个短语修饰的主语并不是像高教版《世界史古代史编》教材中表述的那样仅仅是埃及,而是希腊人到达的埃及。希罗多德原文中提到的上述的湖是指文本之前提到过的莫伊利斯(Moeris)湖。结合上下文看,希罗多德叙述的希腊人到达的埃及是指国家的下部,亦即莫伊利斯湖以下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收集整理三角洲地区。因此,高教版《世界史古代史编》认为希罗多德使用的尼罗河的赠礼修饰的主语是整个埃及并不准确。
《历史》中有许多文本可以支持这一认识。埃及一词在希罗多德的叙述中并不完全等同于通常意义上我们理解的包括上、下埃及在内的整个埃及的全称,在很多情况下可以指代埃及的某一个地区。在希罗多德在批评伊奥尼亚人的地理认识时说道:可是,如果我们采用伊奥尼亚的关于埃及的看法的话,则就只有三角洲那块地方才是埃及了。可见,三角洲地区被认为是埃及。希罗多德又说道:他们说,其他被称作埃及的地方,或属于阿拉伯,或属于利比亚,这里的埃及指代的是三角洲地区以外的埃及土地。希罗多德还指出:在古昔的时候,底比斯是称为埃及的。因此,将希罗多德叙述的希腊人到达的埃及理解为埃及三角洲地区是可以找到文本依据的。
虽然高教版《世界史古代史编》教材中的表述并不准确,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其合理性。在《历史》第二卷中,希罗多德对埃及地理环境的叙述并没有停留在三角洲地区,而是沿着尼罗河对埃及的土地进行了探究。尼罗河对埃及土地的形成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希罗多德指出,不仅是三角洲地区,甚至整个埃及的土地都是尼罗河水冲积而成。希罗多德指出:这样看来,我所谈到的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土地都是埃及人所获得的土地;埃及的祭司这样告诉我,我自己也这样想。在希罗多德的叙述中,埃及在第一位国王米恩时期除了底比斯之外都是一片沼泽。随着岁月流逝,尼罗河水的沉积带来了埃及沧海桑田般的变化,从底比斯到三角洲的土地都是尼罗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希罗多德指出:在山上可以看到贝壳,地面上到处都蒙着一层盐,以致附近的金字塔都要受到损害,而埃及的唯一的砂山就是孟菲斯上方的那座山;此外,埃及既不像与之相邻的阿拉伯的土地,又不像利比亚,也不像叙利亚(因为在阿拉伯的海岸地带住着的是叙利亚人)它是一片黑色碎土的土地,仿佛是从埃塞俄比亚那里的河流带下来的泥和冲击土。因此,高教版《世界史古代史编》引用希罗多德文本来解释埃及由尼罗河水冲击而成的现象是恰当的。
至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希罗多德认为几乎所有的埃及土地都是由尼罗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在描述埃及三角地区的土地时,特别使用了尼罗河的赠礼这个比喻形象地解释这一现象。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并不是希罗多德的原文,所以在论述中直接引用并不准确。很大程度上,高教版《世界史古代史编》教材的表述根据的是后世古典作家对希罗多德文本的转述,而不是希罗多德文本本身。在我们今天掌握的古典希腊文献中,希罗多德叙述的尼罗河的赠礼主要被三位作家转述过。斯特拉波(Strabo)大概生活于公元前64/63年至公元24年,他在《地理志》(Geography)中这样写道: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此外,生活于1世纪末2世纪初的阿里安(Ar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