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知”的观念与“李约瑟难题”.doc

中国哲学“知”的观念与“李约瑟难题”.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哲学“知”的观念与“李约瑟难题”

中国哲学“知”的观念与“李约瑟难题” 中国哲学知的观念与李约瑟难题   李约瑟难题是近30多年来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它的具体表述是: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换句话说就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李约瑟本人把原因归结为这么几点:中国的封建官僚制度阻碍了新观念的接受与新技术的催生;中国没有具备适宜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中国人过于讲究实用,使得很多发现滞留在经验的阶段;科举制度把读书人的思想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追求学而优则仕,从而扼杀了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   中国学者中较早思考这一问题的是梁启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www.LW收集整理超。他认为中国自然科学不发达,是因为国人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之观念,是因为八股取士科举制度的阻碍。   年轻时的冯友兰从哲学的角度做过类似的思考。在《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来的一种解释》一文中,通过对儒、道、墨诸家思想的分析,冯友兰认为:秦朝之后,中国思想的人为路线几乎再也没有出现了。不久来了佛教,又是属于极端自然型的哲学。这里说的自然和人为,分别指的是天和人。道家被冯友兰视为崇尚自然的代表。他认为道家教义可归结为一句话:复归自然。冯友兰指出,对于道家而言,万物在其自然状态中都是完全的。人为只会扰乱自然,产生痛苦。而墨家作为崇尚人为的代表,主张认识自然,注重经验,重视制造机械器物,教导人们在外界寻求幸福。不过墨家后来在中国哲学中被边缘化,大体上是悄无声息。冯友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按照她自己的价值标准,她毫不需要。这种价值标准就是,自从她的民族思想中人为路线消亡之后,就以全部精神力量致力于另一条路线,这就是,直接地在人心之内寻求善和幸福,亦即存天理,灭人欲。简言之,中国没有科学,是因为在一切哲学中,中国哲学是最讲人伦日常的。   当然,李约瑟难题的解答还有其他,如从东西方的地理环境、东西方科学的不同特点以及中国特殊的语言、中国社会的形态等方面进行解读。我下面主要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的观念这一独特视角来进行分析。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是德性之知,而非科学意义上的认识   冯友兰曾经断言:在中国哲学里,知识论从来没有发展起来。这里的知识论,指的是西方求真意义上的知识论。冯友兰把知识论没有发展起来归结为中国哲学中体现的农的思想方式,因为农民所要面对的田地和庄稼等,都是他们直接领悟的对象。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称:他们纯朴而天真,珍视他们如此直接领悟的东西。这就难怪他们的哲学家也一样,以对于事物的直接领悟作为他们哲学的出发点了。   实际上,中国古代哲学也有知的概念与学说,只是它们属于另一种类型的知识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知的观念,基本属于道德反省与践履的范畴,无论它的目标指向或认识内容,都是与道德修养或道德行为相关的,而不是科学意义上的认识。   (一)知是道德内省功夫   从知的语源上看,其基本语义是知道知识,相当于英语的know。《尚书虞书皋陶谟》中知人则哲的知就是这个意思。   从哲学上说,在儒家那里,知被区分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儒家强调的是德性之知,即反求自身的内省功夫。孟子为此奠定了基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为什么从心、性入手,就能够知天呢?孟子给出的理由是:因为万物皆备于我矣,所以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大学》中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几句话,提出了儒家身心修炼的规范,它构成儒学三纲八目(三纲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八目的内圣部分。   王阳明早年不明白到底如何格物致知,曾经对着竹子静坐了七天,冥想竹子之理,结果病倒了。这一例子很能说明儒家知的概念所导致的问题它缺乏一套关于正确认识外界事物尤其是自然事物的方法。后来,王阳明从道德哲学方面思考,体认到心即理的儒家道理,认为理全在人心。既然理就在心中,因此为学惟学得其心。这就像植树一样,心是它的根,不论是学习培土或浇水,目的都是为了有利于根的生长。他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达到万物一体的境界。王阳明发展出致良知学说,主张知行合一,扬善去恶,格去心中之非。   这种通过反身内省来求得知性与知天的认识,被称为德性之知。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相区别。张载说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也就是说见闻之知属于感性认识。德性之知是用来把握心性与天理的,它是不假见闻吾之固有的认识,因此并不需要向外部对象寻求。这样,格物之方也就只能按照《中庸》所指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内省途径来进行了。   儒家是如此,道家也是如此。老子主张的认识方法是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