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注的理解.doc

对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注的理解.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注的理解

对韩康伯“一阴一阳之谓道”注的理解   摘要:韩康伯关于“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注解在其思想体系当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 目前 的阐释还有不足之处,只注意到韩注思想的一个方面——道是“无”,阴阳是“有”,所以,阴阳不是道,道是阴阳存在的根据。本文力图结合孔颖达对韩康伯注所作的疏,在前辈 研究 的基础上阐释出韩注思想的另一个方面——道不能脱离阴阳而存在,谈“一阴一阳”就是为了把握道,道始生万物的功用的呈显是借助于阴阳的。只有阐释出韩康伯注解这两个方面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韩康伯的思想。   关键词:道;无;一阴一阳;神     Abstract:Although HAN Kang-bo’s annot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is called the Dao”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 ideology, there are defects in the general understanding on Han’s annotation which holds that the Dao connotes nonbEing, whereas yin and yang connote being, so yin-yang is not the Dao, while the Dao is the source of the existence of yin and yang . Considering KONG Ying-da?s interpretation and basing on previous understanding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laborate on the other aspect in Han?s annotation that, without yin-yang, the Dao can not exist,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is to comprehend the Dao, and the Dao?s function of creating all things is manifested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yin and yang . Only when these two aspects of Han’s annotation are expounded, could the Han’s thoughts be better understood.   Key Words:Dao;nonbeing; yin and yang ;spirit-like      朱伯崑先生在其所著的《易学 哲学 史》中对韩康伯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注解有专门的论述。朱先生认为韩康伯所说的“无”,就易学说,即以“无”为太极。根据就是韩康伯注“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说:“夫有必始于无,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无称之称,不可得而名,取有之所极,况之太极者也。”(第289页)[1]朱先生指出:“两仪,就其哲学意义说,指天地或阴阳二气。认为两仪属于有形的世界,但来于无形即形而上的太极,所以道或太极,总是在有形之物的穷尽处,方显示出始生天地万物的功用。此即必有之用极,而无之功显。”(第314页)[2]朱先生在这里认为,即使是作为有形世界当中的极根“阴阳”同样也是以太极为存在依据的。而道或太极也只有在有形之物(阴阳)的穷尽处,才能显现出始生天地万物的功用。   朱伯崑先生认为:“道是有形之物的根源,所以其作用不限于形器的一个方面,此即至乎神无方而易无体,道可见矣。”而“阴阳属于有形有象之物。就卦爻象说,阴卦和阳卦,阴爻和阳爻,都有形象可寻。就天道说,阴阳为气,亦有象可寻。”(第314页) [2]韩康伯在注《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时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阴阳者,言其气;刚柔者,言其形。变化始于气象而后成形。”(第326页)[1]所以,在韩康伯看来阴阳指气是没有 问题 的。那么,阴阳就应以无形无象的道为根源。朱先生就此把“在阴为无阴,阴以之生。在阳为无阳,阳以之成”解释为:“道无形象,处于阴的领域而无阴象,处于阳的领域亦无阳象,可是阴阳依道而成象成形。”(第314-315页)[2]这是符合韩注原意的。因为,韩康伯认为道是“寂然无体,不可为象”,但是,它又是有形有象的存在依据。“阴阳依道而成象成形”的根据就是“阴以之生,阳以之成”。朱先生最后的结论是:这就是韩康伯对“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解释。并且根据韩注“君子之道鲜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