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上要善待学生创新的火花
内容提要: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孕育和发展的,培养这种思维不仅有助于他们将来的发展创造,而且有益于当前素质教育的成功学习。因此,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兴趣,同时发掘教材资源,培养发散思维;启发学生标新立异,培养独立思维意识;允许学生出错,培养创新思维,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培养创新思维落到实处。
关键词: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 标新立异
时代呼唤着教学改革,也呼唤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持久而艰巨的工程,必须从小抓起,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致力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值得探讨一番;毕竟,课堂教学是教师施教、学生求学的主阵地,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一、善于营造质疑机会,激发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探究,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围绕教学目标与训练重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牵着”学生统一的阅读,统一思想地思考,让他们被动地思维,缺少质疑环节,学生没有机会质疑,也没有兴趣寻找新的事物,提出新问题创新思维得不到训练。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揭示课题时,引导学生质疑:“我”是谁?为什么要把心脏带回祖国去?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而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我课前在黑板上贴了一则“招聘启示”:金山旅游公司现急需招聘导游数十名,年龄不限,要求思维敏捷,口齿伶俐,精通国语(月薪千元),时间有限,报名从速。——总经理 X X X老师,2009年3月12日。上课伊始,我问:“大家都看了本经理的招聘启示了吗?”“看了!”“想不想试试你的口才和胆量?”“想!”就这样,一则小小的招聘启示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他们投入到了读书的过程中,学导游、写导游词、解说介绍……学得兴趣盎然。
因此,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在教学中安排时间,放手让学生质疑,课尾回顾延伸性质疑,材料选择质疑,段落结构质疑,中心意义质疑。课堂教学是个千变万化的动态系统,“教无定法”,教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形式进行教学,必须灵活采用各种各样的学习形式,积极组织创造性活动,才能在课上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形成激励学习的机制。
二、发掘教材资源,培养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有两种特点:一是发散性,二是独立性。发散性是指从同一思维出发,以探求多种不同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辟出多种途径,想出多种可能,其目标是多侧面的,多角度、多方位的。发散会使学生的思维趋向灵活多样,富于创新性。教师应充分凭借教材,认真钻研,找准可发散点,指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一)根据故事情节延伸发散。
如教学《坐井观天》可以安排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师提问:“青蛙会不会跳出井口?如果它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想到些什么?”
(二)在课文空白处发散。
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文质兼美,有时作者在行文中有意识地留下一些空白。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想象、补充,进行再创造。
《狐狸和乌鸦》一课第四自然段开头有这样一句话:“狐狸想了想,就笑着对乌鸦说……”这是文中的空白,教师可以提问:“狐狸会想些什么?”
(三)在词句训练时发散。
如指导学生用“可爱“一词说话,课按”(什么)可爱“活”可爱的(什么)(怎么样)”两种句式进行说。“什么”可以想到人物、动物、其他事物。
(四)利用插图进行发散。
教材许多文章都配有插图,在教学时,我常引导学生给课文插图配文,即在旁边也加上简短精炼的语言,以求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丰富学生想象力。在教学《负荆请罪》一课,学习第二幕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一边读一边想象廉颇和蔺相如当时不同的神态和心情:廉颇满面羞愧、满心悔恨,蔺相如满面惊讶、满心欢喜。在此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朗读,体会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点。
(五)在课题处发散。
课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思维的窗口,可因文而异,培养发散思维。一是变换课题。如学习了《船长》后,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变换课题,于是《忠于职守的船长》、《舍己救人的船长》、《一次不寻常的旅行》等题目产生了。
三、启发学生标新立异,培养独立思维意识。
标新是思维突破的常规和经验的束缚,获得新颖的、独特的,创造性的结论或成果。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有如下不良特征,妨碍了思维的独立性。一是按现成的答案。当他们思考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课文中寻找现成的答案,妨碍了思维向其他方面扩散,不能想出新颖的答案。二是循规蹈矩。生活中有许多规矩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其习惯于定势思维,不敢去探索创新。三是从众心理。“大家都这样,我就这样。”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转换角度,敢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疗器械 质量手册.doc VIP
- SYB第八步(3)-制定销售和成本计划.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嵊泗县人民医院公开招聘护理工作人员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常用急救药品ppt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测试题汇总.doc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鄂尔多斯市天安公交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4.docx VIP
- 泉州公交集团招聘考试真题2024.docx VIP
- 高中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