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谈古代中国的名姓氏字
----兼答“小学生的困惑:诸葛亮是标准答案 孔明也算错”
???? 话题背景
???? 上海作家叶开的女儿乔乔遇到了一道难题。题目要求她回答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人是谁。因为刚看完《三国演义》彩图本,乔乔欣喜而自信地写下了自己的答案:“孔明和庞统”。这个答案也得到了妈妈的认可。结果当天晚上,孩子就伤心地回来了。语文老师的标准答案是“诸葛亮”。班里有几个男生也看过《三国演义》彩图本,他们问老师,“为什么不能是庞统? ”老师回答,在小学阶段答案只能写诸葛亮或周瑜,写孔明也算错。
????? ----《中国青年报》 2010年12月15日?
?? [来源:半岛晨报]? 时间:2010-12-16 10:34:07
?? 网络热议? 孩子们都“被标准”过
?
? 漫画:贾强
? 谈谈古代中国的名姓氏字
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出现时,先民们就有了名;五千年前的三皇五帝时代,中国形成了姓;后来,产生了氏和字,并逐渐发展成为姓氏名字,世世代代发展延续。
名的来历
? “名”是在社会上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个人代表符号。其最先产生应该是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出现时,即一个原始人对另一个原始人比较固定的称呼。“名”比“姓”产生的早。原始社会末期,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是人名。夏商两代的人名一般都很朴实,如:孔甲、履癸、外丙、雍己、盘庚、武丁、小辛等,都以干支为人名,可能与当时人重视时辰的观念有关。《左传·桓公六年》记载了春秋时代命名的五个原则:“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意思是:或根据其出身特点,或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扬德行、寄托父辈期望等几个方面比照取名。并且提出七不:“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来取名。古人命名重取义、重内涵的做法,几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
姓的形成
据考证,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组成的,意为人所生,因生而为姓。“姓”最早是由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衍化而来。先秦时期的《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周语》记载“我姬民出自天鼋”。由此说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种族的称号。
姓的最早起源还与原始民族的图腾崇拜有关。据传说,氏族部落不但对图腾奉若神明,禁止食、杀、冒犯,而且把它作为本氏族统一的族号。在原始部落中,图腾、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图腾的名称就演变成同一氏族全体成员共有的标记——姓。据史书记载,晋国有狐毛、蛇平,汉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国有豹皮公等人。透过这些古怪的姓名和骆、虎、蚁、牛、羊、鸟、龙、竹、梧、茶、菊等与动物、植物名称相同的姓氏,可见图腾崇拜对姓氏起源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迹。
? ?姓的形成还与女性分不开。在母系社会里婚姻是很原始的群婚制,男女之间的结合是随意性极大的“偶合”与“野合”,孩子出生,不知道他的父亲是谁,只好跟着母亲姓,所以在神话里流传着“圣人无父,感天而生”的故事。据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铜器铭文中,可以明确考定的姓不到三十个,大多数都从女旁,如:姜、姚、姒、姬、娲、婢、妊、妃、好、赢等等。“女”和“生”组成“姓”,说明最早的姓是跟母亲的姓有关。
“氏”的产生
在原始社会末期古氏族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氏”这个称号。传说,黄帝治理天下时,已有“胙土命氏”,出现了氏。夏、商两代,有少量的“氏”产生,主要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在甲骨文中就有氏字出现(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在其名著《说文通训定声》中,释“氏”字本意为木本,是植物之根,为象形字,后来被转注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周朝时,氏大量地产生,使用最为频繁。周朝初年,为控制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后把土地分封给兄弟、亲戚及异姓功臣等,建立了71个封国,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贵族40人。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即以封国名为氏。据统计,由周王室同姓封国得氏的有48个,由异姓封国得氏的约有60个。各诸侯国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国内的卿大夫进行分封,大夫的后人又以受封国的名称为氏,如:田、白、鲍、费、范、屈、钟离、邯郸等。经过层层分封,以封国、封邑名称为氏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后,各种形式的氏的来源又不断出现,氏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姓的数量。
有学者专家总结了10种形成姓氏的由来,列举如下:
?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命氏,如:赵、西门、郑、苏等。
? ??2.以古姓命氏,如:任、风、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如:皇甫、高、刁、公、施等。
? ??4.以兄弟行次顺序为氏,如:伯、仲、叔、季等。
? ??5.以职官名称命氏,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等。
? ??6.以职业技艺命氏,如:巫、屠、优、卜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