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炼字·炼句·语言特色-----精讲精练学案
祁阳四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主备:桂华锋 审核:朱云野
鉴赏诗歌语言题的考查模式:1、鉴赏诗歌用字(词)之妙 2、鉴赏诗歌缀句之妙 3、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
一、板块 1 炼字(词)
诗歌例析1:(08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
答:①网,网子,网罗②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③用了想象、比喻拟人。④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
诗歌例析2:(07天津)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答: ① “葱葱”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②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
诗歌例析3:炼诗眼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高冠谷口招郑鄠???? (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氲。 【问题】“诗眼”指的是诗句中最生动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析。
【解析】此题为“诗眼”分析型,主要形式是先判断再评析,共两问。题干中已把“诗眼”定位在第二联写景的句子,只要抓住句子中的动词或形容词即可找出“诗眼”来。
【答案】“诗眼”分别是“然”、“暖”。(判断) “然”通“燃”,意思是说暮雨中的涧花开得很红火,像烈火燃烧似的;“暖”是指春云低垂,潭边树木与其相接,好像要为它们送去温暖,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字面意义) 该联中作者用拟人手法,绘形绘色,精练传神地描写了朋友居住之地的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抒发了诗人对朋友这种恬淡闲适隐居生活的渴望之情。(语境意义)
【总结方法】 1、读诗句,定“诗眼”。(“诗眼”是指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词,一般指句子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有时也指能传达主旨的一个句子或关键词。)若问字词则抓句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若问句子则抓诗歌情感句、议论句、警策句。 2、阐发理由,注意层次。先解释字词的字面意义(概念意义),再回归原诗分析所用修辞及其效果(语法意义),最后联系上下文整体感知炼字效果(语境意义)。分析既联系整体又着眼于细节,点面结合。 3、答案表述格式:判断—解释(本意)—分析(手法及效果)—总述(效果)。
(四)课堂练习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碧湘门① 陶 弼
城中烟树绿波漫,几万楼台树影间。天阔鸟行②疑没草,地卑江势欲沉山。
【注】 ①碧湘门:即长沙(今属湖南)城门。②行(háng):行列。
(1)这首诗最后一句哪一个字锤炼得最好?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评价这首诗“句句写远,却又始终未着‘远’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第一句和第三句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见《学海导航》P35。第3题(1)。
3、(11年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渡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在诗中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4分)
答
(五)课外作业: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