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备人: 审核人: 使用时间:
《亲爱的爸爸妈妈》导学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主题;?
2、体会议论和描写的作用,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
3、教育学生热爱和平,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伴随着“亲爱的爸爸妈妈”的呼唤而来的是充满爱意的笑脸和亲切的呵护。但在这样一篇文章中,伴随着这声呼唤的是灭绝人性的枪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亲爱的爸爸妈妈》。
课前延伸
1. 作者简介:聂华苓,美国华裔女作家;代表作有《台湾轶事》等小说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百花文集》等翻译集。
2. 背景材料
有谁知道“六一儿童节”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6月,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村里的房舍、建筑物均被烧毁,好端端的一个村庄就这样被德国法西斯给毁了。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同样,在二次大战中,在南斯拉夫,在克拉库耶伐次,一天之内,7000多个无辜生命遭到杀戮,其中包括300多个孩子。这是怎样一个血淋淋的事实啊。我们认识战争的罪恶,懂得和平的珍贵。 1、为什么着重再现孩子们被屠杀的历史? 2、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谅解3、作者对那位日本作家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说说理由。 4、联系上下文说说“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的含义。 A.引用 B.特殊含义 C.强调作用。
1)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2)我们一共六十几位作家,从世界许多地区应邀讨论“放逐与文学”。3)“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建在当年日军集体屠杀中国人的地。.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1)没有仇恨,没有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2)多少人记得呢?世界上多少人知道呢?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3)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4)纳粹将其所有的愤怒残酷地发泄在这个温和的小城里。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这样一幅照片:两个日本军官,各举战刀,狰狞而笑,标题是“超纪录的百人斩”。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注释,津津乐道地报道了两个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如何在一大堆砍下的中国人头旁含笑论胜负。
16师团富山大队,一个叫向井敏明,炮兵小队长,一个叫野田岩,副官。
1937年12月英文《日本公告》是这样报道的:
100名中国人,现在他们的比赛将要接近尾声。朝日新闻从前线发回的报道说,星期日,他们的比赛成绩如下:向井敏明少尉,杀死89人,野田岩少尉,杀死78人。目前胜负难以分清,比赛还在继续。”
1937年12月《大美晚报》接着这样报道:
12月10日中午,两人各执已成缺口之刀,会聚一起,野田说:‘我已经杀105人,你杀了多少?’向井说:‘我都已经杀了106人。’两人相视哈哈大笑,向井多赢了一个人,但无法确定谁先杀到100人。两人相约比赛目标发展到150人。从昨日开始,他们已向杀150人的目标努力。”
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在短短的几个月中,按比较保守的统计,侵华日军集中和分散屠杀中国南京军民34万人。
1.用文中的词语为侵华日军在南京的杀人竞赛定性。?2.这篇记叙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展开记叙的??3.用简要的话概述本文的主要事件。?4.第2自然段中“津津乐道”一词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这样用??5.文中对两个杀人狂的描述,最触目惊心的是什么?最令人厌恶的是什么??6.怎样理解“浩浩长江依然奔腾向前,无止无息”这句话??7.阅读这篇文章后,你认为作者在告诫读者什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