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解读-解读-吴海霞分析
吴海霞 wuhaixia@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生态学监测: 提纲 2015年12月7日至15日,卫生计生委委托中国疾控中心派出5个专家组,对山东、河南、陕西、辽宁、上海、江苏、四川等8个省市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开展调研。 病媒生物监测需求很迫切,从传染病防控、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的创建的需求,各地根据本地实际能力和需求开展了病媒生物监测工作,但是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要求; 现有《监测方案》中监测方法需要调整,增加与创卫、防控相结合的监测方法,用于指导病媒生物控制工作; 病媒种类(四害)不能完全满足疾控工作需要,如蜱; 部分疾控中心对与爱卫办的关系没有理顺、职责不清晰,监测和防控脱离; 监测经费不足。 调研发现监测存在问题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修订说明 2015.12 修订一稿 2015.12.24-25 第一次修订研讨会,修订二稿 2016.1.12 第二次修订研讨会,修订三稿 2016.1.13-16 全国爱卫办、广东、北京、山东等反馈意见和建议,修订四稿 2016.2.18 第三次修订研讨会,修订五稿 2016.3.9 正式发布 (一)扩大病媒生物监测覆盖面 2005版《监测方案》只针对国家级病媒生物监测点,国家级监测点设在市级,共计43个市。 《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面对全国所有市/县,同时保留和增加国家级监测点。 卫生创建地区必须开展病媒生物监测。 (二)强化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管理和数据利用 明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爱卫办)与疾控中心的职责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爱卫办)负责组织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协调落实经费、配备设备设施,组织对病媒生物监测执行情况的督导和考核 各级疾控中心制定实施方案、技术指导、培训,收集、分析、整理和反馈监测信息,监测质量控制,风险评估和报告 强调病媒生物监测数据的利用,疾控中心要根据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开展风险评估,并提出防控建议。 (三)增加病媒生物监测类群 针对原有监测方案中不能很好监测的媒介伊蚊成蚊,设置了专门的监测方法,以便应对媒介伊蚊传播的多种传染病。 增加了蜱、臭虫的监测方法和内容。 (四)增加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 针对病媒生物控制中日益严重的抗药性问题,为科学指导病媒生物控制,增加了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方法和内容。 包括蚊、蝇和蟑螂三大类群 (五)完善、更新了监测方法 根据国标及最新研究成果完善、更新了原有监测方法。 综合病媒传播疾病防制和卫生创建的需求,增加了新的监测方法。 对一些监测方法做了技术性调整,如诱饵选择,更具操作性,方便基层监测工作开展。 提纲 (一)扩大病媒生物监测覆盖面 (二)强化病媒生物监测工作管理 (三)增加病媒监测类群 (四)增加重要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 (五)完善、更新病媒生物监测方法 监测目的 掌握监测地区主要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分析病媒生物的长期变化趋势。 评估城乡病媒生物侵扰状况,指导病媒生物科学防制。 开展病媒传播疾病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为该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监测点设置 设置常规监测点和国家监测点 常规监测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根据以下原则设置监测点。 本地生态环境特点 传染病流行情况 卫生创建工作需求 监测点设置 国家级监测点:在全国常规监测基础上,每个省选择2-5个地级市(其中应包括1-2个国家卫生城市)作为国家级监测点,按照《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订下发,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监测工作。 国家级监测点 国家级监测点设置原则 现有国家级监测点原则上不变,监测点数量不够的,在协商基础上增加监测点; 没有国家级监测点的省份(直辖市、自治区)协商增设监测点。 蜱、臭虫监测也可设立国家级监测点,每省2-5个。 增加的国家级监测点暂时没有国家拨付的监测补助经费,但纳入国家级监测点管理,纳入国家监测系统。将来申请到经费后,优先安排。 国家级监测点设在地市级,每个点至少含2个县(区)。 鼠、蚊、蝇、蟑螂生态学监测。 各省可根据辖区内蜱、臭虫等危害情况开展相应监测。 抗药性监测: 蚊、蝇及蟑螂抗药性监测。 监测种类 不同监测点各类病媒的监测方法 监测类群 国家级监测点 常规监测点 鼠 夹(笼)夜法或粘鼠板法(室内) 可增加:路径法 室内可选夹(笼)夜法或粘鼠板法; 室外可选夹(笼)夜法或用路径法 蚊 媒介伊蚊分布区必选:诱蚊灯法、双层叠帐法、布雷图指数法、勺捕法 非媒介伊蚊分布区必选:诱蚊灯法、路径法、勺捕法 可增加:CO2诱蚊灯法、人诱停落法、路径法 成蚊:诱蚊灯法/CO2诱蚊灯法和人诱停落法/双层叠帐法,至少选其一 幼蚊:布雷图指数法/路径法,至少选其一;勺捕法可选 蝇 必选:笼诱法 可增加:目测法 笼诱法/目测法,至少选其一 蟑螂 必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YL2105给煤机控制器精要.doc
- 全国各大学2014年在山东本科提前批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分析.doc
- 全国中小学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分析.pptx
-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邮政编码分析.ppt
-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地区)县(县级市)区名称一览表分析.doc
- 全国各省2016年高考分数线分析.docx
- 全国各省举报电话大全分析.doc
- YT-30搅拌机使用说明书精要.doc
- 入门:走进UI分析.ppt
- 全国各省县市名称分析.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