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分析重点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制 皇帝 中 书省 尚 书 省 门 下 省 工部 刑部 兵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尚书省 门下省 皇帝 中书省 (制定决策) (颁布执行) (审议复奏) 3.隋唐三省六部制 特点:相权一分为三,分工合作,相互牵制监督 评价:①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的独尊;②形成完整严密的封建官僚机构体系,提高行政效率;③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历朝基本沿袭 中书 门下 枢密使 (调兵) 三衙 (统兵) 皇帝 财政 行政 军事 三司使 参知 政事 度 支 盐 铁 户 部 侍 卫 马 军 司 殿 前 司 侍 卫 步 军 司 4.宋朝中央机构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第 三 课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 列举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央集权不断发展 1.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2.唐末五代:节度使制 藩镇割据 3.宋初:军事行政财政举措 4.元朝:行省制度 二.皇权与相权的关系: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中朝(内朝)外朝制度 2.魏晋南北朝:三省制 3.隋唐:三省六部制 4.北宋: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 5.元朝:中书省制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四.监察和谏议制度(补充知识)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加强 削弱 加强 加强 皇权加强 皇权加强 皇权加强 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 小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 (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在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中,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内部矛盾) 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通过削弱相权,甚至废除相权,君主专制逐渐得到强化。 (2012海南卷5).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2012年安徽卷13).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 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 选官须注重才学??????? C. 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 选官应注重品行 (2012年山东卷8). 唐朝时形成了“父教其子,子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尚,他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A.社会经济的繁荣 B.科举制度的推行 C.学校体系的完备 D.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2012江苏卷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7分) 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 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 扩大了官员的来源; 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材料二? 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功能:加强中央集权; 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 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PPT课件.pptx VIP
- 2024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体育教学课件:跳绳课件.pptx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docx VIP
- 浙江金华市金婺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VIP
- 入院和出院护理.ppt VIP
- 研发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管理办法.doc VIP
- YDT5178-2017 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docx VIP
-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注释、翻译、简答.pdf VIP
- 厂房出租合同正规版范本(2025年最新版)5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