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夜书怀2016-培训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旅夜书怀 杜甫 2016.11.22 教学目标 1、解读杜甫“旅夜抒怀”的景与情。 2、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知人论世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是 、 ,真实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和老百姓的疾苦,因而被称为“ ”,他与李白齐名,并称“ ”,被人誉为“ ”。 子美 诗圣 李杜 诗史 “三别” “三吏” 杜工部 少陵野老 写作背景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làng]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好不容易在成都有了一处安身立命之地,好友严武病死,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再次开始颠沛流离的漂泊之旅,而这一次的漂泊其实是一条不归路。 《旅夜书怀》就作于离开成都的途中。那这个“旅”就不同于我们所说的旅游,而充满着人在羁旅的辛酸。 解题 《旅夜书怀》 旅 旅居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夜 所见 抒 发 怀 抒情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初读诗歌,明意象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本诗中首联和颔联有哪些意象?这些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 意象意境 细草、微风、岸、 桅樯、独夜、舟 星、平野、 月、大江 意 境 寂静 凄冷 雄浑阔大 衬托 意 象 从首联诗中找一个词来概括其意象特点,为什么这个字最形象? “独”。“独”字是诗歌的诗眼,因为这首诗就是表达诗人孤寂之情的。诗中的夜舟、沙鸥都是诗人命运的写照。 在阔大的江岸,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摇摆不定,漫漫长夜里只有孤立突出的高高的桅杆和孤独的小舟,这番景象无不显出“独”。 首联写的是孤舟,写出了孤寂,可颔联却给我们展示了如此雄浑阔大的景象,那是人到底要写的是孤独还是阔大? 孤独。用了对比,反衬手法。阔岸、平野,大江中的孤舟是何等孤单、何等渺小,这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沛无依的凄怆心情,这就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再读诗歌,明手法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明手法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借景抒情 乐景哀情 间接抒情 对比反衬 直抒胸臆 以景结情比喻 由近到远 由下到上 再读诗歌,体味感情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反语 名因文章著 官非老病休 直抒胸臆 凄苦无助 愤激不平 ---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叙述:比喻 作者把自己比着天地间一只孤独的 沙鸥。 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更显孤独和凄凉之情. 情感: 分析: 比喻。作者用悲愤的心情描写了空阔天地间孤影飘零、无一处可为归宿的沙鸥,比喻老病一身、一生都在江湖中飘泊、无处寄身的自己。 小结 月下,微风吹拂着江岸的细草,一叶孤舟竖着高高的桅杆停泊在夜色茫茫之中,放眼岸上,只见星星在天边遥挂低垂,纵目江上,月光在波涛中翻动如涌,江流奔腾.如此开阔的环境,如此孤独的小舟,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孤寂冷清的旅夜图.表现了诗人无所依托的飘泊自伤之情.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鸭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1这首诗描写了失落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以第二或第四联为例,分析其手法与艺术效果。 2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哪些方面的思想感情? 课堂达标题 1、这首诗描写了失落的孤雁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其形可悯,其志可嘉。以第二或第四联为例,分析其手法与艺术效果。 明确:颔联用了反衬的手法,“一片影”,形容其形单影只,“万重云”形容道路辽远,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突出了孤雁的执著与勇敢。 尾联用对比(反衬)的手法,以野鸭的平庸鸣噪突出了孤雁的高远追求。(也可以说,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孤雁的念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