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诊断学_03.doc
第三章 感染性疾病的检查
感染(infection)是病原体(pathogen)和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病理过程,感染的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感染两种类型。外源性感染是由于外界的病原体侵入人体,如志贺菌、结核分枝杆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引起的感染。内源性感染是人体内经常寄生的微生物,如大肠埃希菌、肠球菌、某些真菌等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的感染。感染后是否引起感染性疾病(infection diseases)与病原体的数量、毒力和人体的抵抗力有关,并决定感染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病原体感染后机体可以出现不感染、隐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显性感染(overt infection)、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或病原体携带状态(carrier state)几种类型。感染性疾病是由于感染的病原体毒力强、数量多,超过了机体的抵御能力,定植在机体一定部位增殖、扩散或蔓延、释放毒素,引起机体免疫病理反应,导致组织、器官等损伤,生理功能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感染性疾病的检查主要包括病原体的检查、感染的血清学试验等,并由此确定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性质;通过病原体的药物敏感试验、耐药株监测和医院感染的监测报告,为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最佳治疗药物选择,采取最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传播或流行提供及时、有效的实验数据。
随着现代社会与临床医学的发展,目前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强毒性病原体引起感染的疾病,如鼠疫、白喉、伤寒、天花、小儿麻痹逐渐减少或绝迹,而条件致病的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逐渐增多。②由新的病原体、原有的病原体变异引起的新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AIDS)、疯牛病、O157出血性肠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等陆续出现。③以前的感染性疾病,如淋病、梅毒、结核病等又重新流行。④多重耐药株,如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VRE)、耐苯唑西林的葡萄球菌(MRS)、耐异烟肼的结核杆菌等,导致抗感染治疗无效或低效。因此,临床感染性疾病的检查应密切结合上述新的变化趋势进行。
第一节 感染的病原体检查
引起人类致病的病原体约有500种以上,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疾病占首位;病毒性感染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最高,但不一定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近年来显著上升;寄生虫,如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滴虫等感染开始受到普遍关注。病原体的检查是临床确诊感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根据需要鉴定到一定水平即可。例如,作为临床病原学诊断,细菌感染只需鉴定到种,必要时才进一步鉴定;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细菌鉴定应达到血清型或基因型。临床病原体检查必须通过采集标本,经过各种试验后才能明确诊断。标本采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诊断结果,早期采集、无菌采集、适当与适量采集是确保查明病原体的前提。临床病原体检查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涂片检查、分离培养、血清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诊断(molecular biological diagnosis)等,可根据临床需要和标本类型进行选择。临床标本分离培养的阳性结果最具确诊意义,但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除外病原体感染的可能。病原体抗原成分检测可早期、快速诊断感染性疾病,阳性结果表明感染病原体的存在。分子生物学诊断为病原体感染的早期、快速、敏感、特异诊断成为可能,但应排除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一、临床病原体检查的常用方法
㈠细菌感染的检查
1、涂片检查
临床标本或分离培养物涂片直接或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可为进一步做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等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显微镜观察有无病原体及其大致数量,病原体形态、染色特征等,可以迅速作出初步诊断,如痰中的抗酸杆菌和脑脊液中的脑膜炎奈瑟菌等。
⑴不染色标本的检查
不染色标本一般用于观察细菌动力及运动情况,因为不染色标本直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能清楚看到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特征。细菌未染色时呈无色透明,在显微镜下主要靠细菌的折光率与周围环境不同进行观察。有鞭毛的细菌在镜下呈活泼有方向的运动,无鞭毛的细菌则呈不规则布朗运动。常用的方法有压滴法、悬滴法和毛细管法。例如,在高倍暗视野显微镜下悬滴米泔样粪便,观察到来回穿梭似流星样运动的细菌;另制备一标本加入O1群霍乱弧菌诊断血清,若来回穿梭似流星样运动的细菌停止运动,为制动试验阳性,可报告疑为O1群霍乱弧菌。
⑵染色标本的检查
细菌标本经染色后,与周围环境在颜色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可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清楚看到细菌的形态和某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doc VIP
- 川教版(2019)初中信息科技Python编程复习单.docx VIP
- DTII(A)带式输送机计算书(带表1-4)Ver1.2(95版)(2012.12.18).xls VIP
- 医疗器械经营财务管理培训.pptx VIP
- 麻醉前肺功能评估.ppt VIP
- 新课标体育与健康水平二教案.pdf VIP
- 贵州教育出版社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pdf VIP
- 博物馆学概论课件:博物馆藏品管理历史、藏品意义与藏品研究.pptx VIP
- 2025高中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必背法律条文.pdf VIP
- SEO培训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