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管理艺术与现代企业的结合
市场营销111顾喆浩1110650027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一个企业发展的快慢、好坏和持续性。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市场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只有加强内部管理、着力进行管理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天地之性人为贵”、以人为本的思想
宣扬的就是朴素的人本哲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认为人是构成国家整体的第一要素,要求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提倡“爱人贵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已经“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意识”。管子说:“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认为,务本之道在于经营民心,争取百姓。达人民之所愿,予百姓之所需。尽量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要求齐桓公竭诚听取民众的意见,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而管理国家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中国古代“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不仅体现在对民力的利用上,更难能可贵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和孙子还提出了“唯民是保”的“保民”观点:“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梁惠王上》)。“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孙子兵法》)在孙子的民本思想中他提出既要保民,又要利主,把对民众负责与对君主负责统一起来,这是很有见地的。
人类社会协调的和谐发展观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强调和谐,主张协同,追求和谐的境界,使矛盾和差异的双方协调统一,共同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以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里的“人和”,就是指内部的团结、和睦。《孙膑兵法·篡章》列举用兵得胜的五条:“得主未制,胜。知道,胜。得众,胜。左右和,胜。量敌计险,胜。”他把取得下级兵将的支持和兵将和睦团结,作为用兵取胜五个条件中的两个,可见他对“和”的管理思想是多么重视了。《荀子·五霸》“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孙子兵法》“上下同欲者胜。”这些思想都是说明了“和”在消除内部矛盾冲突和取得内部团结方面的重要性。日本的丰田佐吉在创建丰田纺织公司时,他经营管理的座右铭是“天,地,人”三字,强调“和为贵”,其管理思想就是来自于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但是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为贵”也不是无原则的,在讲“和”的统一性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其中存在的差异性,即在强调“以和为贵”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和而不同”,在同中存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君子群而不党”。意思是说,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所以这里的“和”并不是盲目追求一致、同一、没有自我,而是要通过各种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的最佳结合,这是人们处理矛盾、对待差异所采取的积极的态度和方法。这种和谐观在管理行为上的具体表现为:阴阳互补、五行反馈、刚柔相济、动态平衡、中庸和谐,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可见,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谐观”是中国传统的集体伦理观在管理上的集中体现,对于指导人们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起着润滑剂的作用,这一点,应该引起所有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谋而后动的决策思想取舍思想
在管理工作中,决策是一个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的首要问题。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决策才能确保决策不失误,我国的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么事情都要先谋而后动,只有谋划的充分、合理、科学,才能在执行起来游刃有余在管理工作中,决策是一个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的首要问题。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决策才能确保决策不失误,我国的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么事情都要先谋而后动,只有谋划的充分、合理、科学,才能在执行起来游刃有余
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
在激励和奖惩方面,孙子提出:“合军聚众,务在激气。”诸葛亮指出:“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诛罚不避亲戚,赏赐不避仇怨”,应做到“无党无偏”,意思就是说管理者务必要做到赏罚公正分明,才能服人服众。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主张“诚有功,则虽疏必赏;诚有过,则近爱必诛。”对此诸葛亮论述的更加具体,他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教育.doc
-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农推专硕考研经验分享.doc
- 中国农业银行的三农服务.docx
- 中国几大经典营销传播概念(产品概念)(阅读资料).doc
-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nong.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天然药物化学》考查课试题(更新)满分标准答案.doc
- 中国医科大学2017年3月考试《医学科研方法学》考查课试题.docx
- 中国十佳劳伦斯冠军奖颁奖晚会招商方案.doc
- 中国十大品牌板材.doc
- 中国十大皇牌名茶.doc
- 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3篇.doc
-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查房【优质公开课】精品PPT课件模板.pptx
- 二零二二年度德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能力》试题及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度枣庄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培训班互动题.pdf
- 二零二二年度儿童保健学试题库(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第十九届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高一试题(含答案).pdf
- 二零二二年度动物卫生监督题库(含答案).pdf
- 黑龙江省大庆市重点中学2023-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开学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docx
- 二零二二年度法检书记员招考《公基》测试题库(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