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1郑和远航最新出炉教程
听课文录音默读感悟 1、圈画出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思考: (1)郑和是什么样的人? (2)郑和远航时的盛况是怎样的? (3)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 (4)郑和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生字词学习 港码 桅杆 魁梧 健步 抱拳 瓷器 险境 沿途 满载 珊瑚 威胁 炫耀 俘虏 凶险 撕裂 鬓发 率领 浩浩荡荡 规模宏大 化险为夷 严阵以待 扶老携幼 奔腾咆哮 镇定自若 狂风呼啸 波峰浪谷 脱缰的野马 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些词语吧 探索 友好 开阔 眼界 袭击 壮观 配备 仪器 魁梧 赠送 告别 威胁 珊瑚 俘虏 鬓发 流传 健步上船????抱拳告别 化险为夷 友好亲切????镇定自若???雄伟壮观???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狂风呼啸???? 奔腾咆哮????波峰浪谷 迎风招展 理解词语 扶老携幼:携,携带。搀扶着老人,领着小孩。 惊叹不已:已,止。不住的惊讶赞叹。 严阵以待:带,等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 化险为夷:夷,平坦,平安。使危险的情况或处境变为平安。 课文脉络 一、(1——5):写郑和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的情况。 (详写)。 二、(6——7):简要介绍郑和从1405年到1433年有过七次远航,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 (略写)。 精读课文 1、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郑和远航同各国的哪几个群体进行交流?怎样交流? 1、政府(国王、君臣):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 2、老百姓: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郑和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1、果敢、干练(第三自然段:“箭步走上”、“双手抱拳”、大声喊道:“起航”)。 2、临危不惧和卓越的指挥才能(从抗击险恶风浪可看出)。 3、镇定英勇、充满智慧(从抗击海盗可看出)。 4、甘于奉献(七次航海、最后一次六十多岁)。 5、顽强探索(七次航海) 6、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远航的重大意义: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正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 中心: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 的情况,并点明 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中心: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郑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在航海、外交、军事、建筑等诸多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智慧与才识。 从永乐初年起,郑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转向航海事业。在郑和早期的航海活动中,郑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图、通晓牵星过洋航海术、熟通各式东西洋针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学、船舶驾驶与修理的知识技能。从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先后率领庞大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七次航行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组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不仅显示了明朝国家的强大,也充分证明了郑和统帅千军的才能。 默读课文,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郑和第一次远航的经过。 扬帆启航: 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现今长度为151.18米,宽61.6米。船有四层,船上9桅可挂12张帆,锚重有几千斤,要动用二百人才能启航,一艘船可容纳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记:“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 友好交往: 郑和下西洋发展的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关于XX附属医院“十五五”(2026-203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docx
- 页岩气压裂技术进展.pptx VIP
- 汽车理论精品教学课件:第四章.ppt VIP
- 小红书三美行业2025平台营销通案(生活美容、美发造型、美甲美睫).pptx VIP
- 拖拉机底盘构造与维修教学课件第1-5章.pptx VIP
- 2025年粮食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大一网一《工控系统安全防护》实训一SCADA、DCS与PLC的脆弱性漏洞、安全威胁及安全风险的对比分析实训报告1-实训1 .docx VIP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八章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pptx VIP
- 水利工程施工图核查与签发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中信期权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