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海英魂与科考奇遇.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濒海英魂与科考奇遇.doc

濒海英魂与科考奇遇   一对夫妇在考察一处令人咋舌的的濒海死亡沼泽时,历尽磨难。尤其在九死一生时,他们相濡以沫,令人感佩。在惊天动地的大海潮即将造成灭顶之灾时,一名老人无私献身,才让他们转危为安。新近,权威的科学机构认为,他们的科考成果不仅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促使专家们强化了“大海洋”的观念……      恐怖地带的奇遇      当今美国著名的科学探险考察夫妇西沃多和塔娜曾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他们相识于1994年春天。在一次大学生演讲比赛中,西沃多慷慨陈词:“人们只知道侈谈地球的生物数量以惊人速度锐减。可是,却不知道究竟什么生物已经灭绝了,什么生物还在苦苦挣扎,等待我们援助。这种笼统的呼吁,当然能警醒世人,可是对于拯救的物种,意义并不大。现在需要的是在地球的每个角落,特别是人迹罕至的荒山僻壤,去发现至今不为人知的物种,然后再设法保护它们。毕业后,我决心全身心地投入这项事业。”   这番话深深打动了听众席上的塔娜。他们很快就成为好友,不久就坠人爱河。1996年两人毕业后,都在著名的生物保护机构――位于亚里桑那州的美洲生物与环境研究所工作,1年后他们喜结良缘。   出于热烈的情感和共同的事业心,塔娜不顾西沃多一再规劝,坚决要求与他同去考察。于是,他俩开始了黄金般的“科考搭裆”。他们敢于深入别人不愿去或者不敢去的险山恶水,生死与共,一次次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2002年4月24日,他们来到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市,准备考察南美洲巴拉那河出海口大沼泽群中一处著名的“吃人沼泽”。   这片沼泽是典型的“险性海滩沼泽”。那里不仅硬泥浆地与湿泥浆地相互交杂,极易混淆,而且深水湿地与浅水湿地相互交叉,外观相同。更危险的是,这里的泥浆呈现奇特的表滑内粘,即表面一层特别滑,而20厘米以下的内层逐渐转粘,而且越深越粘。   他们知道,那里丰茂的水草虽然令无数陆地食草动物垂涎三尺,可是它们都不敢涉足。每年都有饥饿的小崽见到水草,不听“长辈”的阻拦,蹿入沼泽。可是没走几步就陷入泥潭。不管它们平时跑得多快,这时却使尽力量,无法脱身,而且越陷越深,直至灭顶。而在外围的“亲戚朋友”虽然“心急如焚”,可是却不敢上前救援……可以说,这是一块令人不寒而栗的“濒海恐怖地带”。   他们知道,考察那块濒海沼泽必须严格限定时间,因为海潮起涨时,它会被完全淹没。因此必须在大潮,特别是最高的“峰潮”到来前,返回附近的高地。   他们还知道,那处“死亡地带”在保护地球生态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决不亚于众所周知的巴西雨林。它不仅是“美洲之肾”,甚至是“地球之肾”。此外,它还具有极高的生物科学考察价值。   按照惯例,他们来到了位于沼泽旁的布兰卡救援中心进行登记。   须发斑白的中心主任沙逊接待了他们。以前,他们考察前到救援机构说明身份和任务后,工作人员总是非常热情。可是,沙逊的态度却平平淡淡:“既然这里的情况你们都了解,我就不多说了。要救援请打电话。”给了一个电话号码,他就不再说什么了。两人只得告辞。   翌日早上,他们离开宿营地,步行了约一个小时,翻过一块高地,这块散布着星星点点野花的美丽沼泽就展现在他们眼前了。广袤辽阔的临海世界,不见一个人影。天地之间只有他俩。而且静得出奇,只有偶然几声昆虫与小鸟的鸣声,才划破这“亘古的宁静”。   他们取出折叠式探棒,拉开后一人一根,相互搀扶,小心试探,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前挪动,边走边观察。忽然,一只奇特的青蛙从草丛中跳到他们前面约3米的一片泥浆上。它瞪大眼珠,惊恐不安地望着这两个从未见过的“巨型怪物”。   他们惊愕地发现,这个小家伙居然有一条小指粗的短尾巴!   众所周知,蛙类动物的幼体即蝌蚪有尾巴,可是在它们成长过程中,随着四肢慢慢长出,尾巴会渐渐消失。因此,动物分类学家将蛙类(包括蟾蜍)归于两栖纲无尾目。至今,人类没有发现一只成体蛙类动物有尾巴。所以无尾目以“无尾”为本质标记是科学的。   这时,他们都意识到这种一百多年来无人质疑的分类法,受到了重大冲击。这是多么富有意义的发现!   他们仍然静静地注视着它,它也在静静地注视着他们。机会难得,必须尽快逮住它。然而,他们实在不知这只奇蛙下面泥浆地的底细。   塔娜双手慢慢举起,猫下腰,准备跃扑。“可能危险,不要轻举妄动!”西沃多告诫。   “不,它的耐心是有限的。可能几秒钟后,就会逃走,再也找不到了。让我来!”说完,塔娜纵身一跳。“抓到啦!”她高兴得一时忘乎所以,举起手中的宝贝欢呼。   “趴着,不要动!”丈夫急忙制止。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他最担心的事发生了:只见站起来的她双脚立即陷入了泥潭中,而且越陷越深,没过多久,泥浆就淹没了她的腰。   西沃多向前伸出了探路棒。可是,根本够不着,他只能一小步一小步地边探边挪。塔娜终于拉住了棒子。可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