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枕的发展始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瓷枕的发展始源.doc

瓷枕的发展始源   据记载, 古代瓷枕始于隋代,历经唐、宋、元、明、清各朝, 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地方都还有制作。在1 4 0 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瓷枕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须品,近几十年来才逐渐从人们的生活视线中消失。古代瓷枕或造型奇趣,或工艺巧妙,一直伴随着古人们的起居生活。            枕起源于商代      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   《说文解字》中说:“枕,卧为所荐首者也。”据考古资料显示,我国最古老的枕头是天然石块,后来开始使用加工过的石块作为枕头,再之后使用其他材料来制作,例如竹枕、木枕,玉枕、铜枕等等。历代留存下来数量最多的则是瓷枕。到春秋战国时期,枕已普及庶民百姓。隋代创烧瓷枕,夏用之凉爽宜人,久用明目益睛,可调理血压,防止颈椎增生,具有安寝之用,唐宋以后瓷枕颇为流行,产地遍及南北,形制繁多,各具特色,明清之后“枕”从实用品转向雅俗共赏的工艺品。   除了有安寝之效,瓷枕亦有镇宅之威,《唐书?五行志》记载,唐人将卧兽枕作为镇宅、宜男、祈祝平安的吉祥之物。明清时期,很多地方将瓷枕视为陪嫁之物,在姑娘出嫁时,娘家选一对瓷猫枕或美人枕作陪嫁礼品成为婚嫁风俗。瓷枕也是医生诊脉的工具,古时为了让大夫诊脉方便,特别烧制了许多小型脉枕供大夫诊病使用。      宋代瓷枕发展繁盛      一般认为,隋开皇十五年河南安阳张盛墓出土的长仅3.9厘米的箱形瓷枕模型是已发现的最早的瓷枕。唐代瓷枕生产增多,有不少富有地域特色的陶瓷枕,但体形小,枕长一般在15厘米左右。其中浙江越窑的青瓷卧兽枕,河南巩县黄冶窑的唐三彩及绞胎枕,长沙铜官窑卧兽枕、绘画枕等极具艺术特色,长沙窑以铜料、铁料画枕开创了古瓷枕绘画品种之先河。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的辉煌时期,它的卓越成就表现在它为陶瓷美学开辟出一个新的境界,瓷枕即是这一时期瓷制用品的代表器物之一。瓷枕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产地遍及南北,如长沙窑、定窑、耀州窑、井陉窑、相州窑、扒村窑、新安窑、窑沟窑、当阳峪窑、长治窑、磁州窑等都有烧制,以磁州窑、当阳峪窑、扒村窑、登封窑所出为多,河南、山西两地窑场烧制瓷枕数量巨大,且其中不乏经典作品。古代瓷枕的造型也非常丰富:形状有长方形、腰圆形、云头形、花瓣形、鸡心形、椭圆形等,也有塑成婴孩、虎形、龙形的。南宋李清照在《醉花阴》中有“玉枕纱橱”之句,玉枕指的是青白瓷枕。      宋代瓷枕磁州窑最具代表性      在瓷枕的发展史上,以宋代北方磁州窑系所烧的瓷枕最具有代表性。磁州窑是宋代北方民间瓷器的典范,汲取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寓意丰富,并将陶瓷技艺和美术揉融在一起,将陶瓷器物提到了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开创了陶瓷艺术的新纪元。在磁州窑的诸多品种中,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最为著名。它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官窑的单色釉局限,运用了数十种丰富多彩的装饰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我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在长期的陶与瓷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风格与特征(即白化妆技法),统一的造型、独特的装饰技艺构成了磁州窑产品的风格体貌,体现出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它的产品多是日常生活必须的盘、碗、罐、瓶、盆、盒之类的用具,线条流利、自由奔放,表现出民间艺术所共有的豪放朴实的风格。较为普遍应用的纹饰有动植物纹、人物纹、山水纹、文字纹等。瓷枕的造型与纹饰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文化、习俗、时尚、追求等方面,这一点尤其以带有文字纹饰的瓷枕所表达出的最为明显。   除了宋代的磁州窑系之外,中国南北各地的许多著名瓷窑都曾烧制过精美的瓷枕,各地所产的瓷枕在工艺造型、胎釉纹饰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其总体风格与相应的时代和瓷窑的特色相一致。   宋辽金时期的三彩枕也富有特色,艳丽的红绿釉和刻划填彩图案,较唐三彩图案更加复杂,这时期河南济源窑烧造三彩枕最有特色,济源市西北20公里的勋掌村宋三彩窑址出土过两件完整的长方形枕,以刻划填彩表现童戏傀儡图和高士庭园图。   宋元南方瓷枕多见景德镇烧造的影青瓷枕,造型繁密,江西丰城市博物馆收藏的元代透雕戏台影青枕堪称代表作,至明清时,南方烧造瓷枕较少,仅见有少量民窑青花枕,珠山御窑似乎已停烧瓷枕,瓷枕不及软枕舒适,在上层已不受青睐,但北方民间保留喜用瓷枕、石枕等硬质枕之风。      瓷枕的工艺      随着制瓷业在工艺技术、造型装饰手法等方面的不断改进,瓷枕所展现出的工艺、艺术成就也越来越辉煌。古代瓷枕的制作工艺按照不同朝代、不同产地也各有差别。唐及五代的瓷枕多以模印、细划、绞胎等为主;宋金时代则以绘画为主,同时出现了更为复杂的装饰手法,刻、划、剔、印、堆塑等技法被纷纷采用,极大地丰富了瓷枕的表现力和艺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